udn 陽光行動 偏鄉教育
台東縣寧埔國小由於校舍整修加上教室不足,二、三、五三個年級的小朋友居然在同一間教室上課,年級間只用黑板或桌球桌隔開,圖中左邊是三年級、右邊是五年級小朋友,三年級只有四個,而五年級也只有五個小朋友。記者胡經周/攝影

台東縣寧埔國小由於校舍整修加上教室不足,二、三、五三個年級的小朋友居然在同一間教室上課,年級間只用黑板或桌球桌隔開,圖中左邊是三年級、右邊是五年級小朋友,三年級只有四個,而五年級也只有五個小朋友。記者胡經周/攝影

學者:偏鄉師資在地化 「薪水應不同」

流浪教師找不到教職,偏鄉學校找不到老師,問題非冰凍三尺一日之寒。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代理代課老師年年增加,其中新北、新竹、苗栗、彰化、南投、雲林、花東等各縣市,與澎湖、金門等離島,台灣超過半數縣市的國中小代理代課師資比例都超過一成,更遑論原鄉、偏鄉的代理代課師資超過半數,並且逐年惡化中。

對於解決師資編制,教育部國教署長吳清山表示,正研議提高師生比,從現行1:1.65,提升為1:1.7,偏鄉多編制6班的小校,老師可增加1人至13名。

此外,行政業務將減少。吳清山說,教部有專案小組正在盤點基層學校的行政工作,目前非教育相關的宣導、訪視工作太多,還有評鑑等業務也會一併檢討,八月時會對外說明減量措施。

台東縣寧埔國小的硬體設備還算充足,但各項軟體資源,尤其是願意長期留在偏鄉的老師相當缺乏。記者胡經周/攝影
台東縣寧埔國小的硬體設備還算充足,但各項軟體資源,尤其是願意長期留在偏鄉的老師相當缺乏。記者胡經周/攝影

但對於師資流動率問題,教育部至今仍沒有解決辦法。協助教育部規畫苗栗、新竹等偏鄉學童提升學力的實踐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觀察,要解決流動率問題,就要先解決招聘方式。

陳超明表示,偏鄉學校缺乏專業師資,如台東縣12所小學共用6名英語老師,「因為一招要英文系專業或英文教育學分、全民英檢通過中高級,有這些條件的老師早被都會區搶破頭,」他說,二招也要英文本科系,三招才放寬非英文本科系,因此偏鄉要等到三招以後,才能找到老師。

再者,他建議,「偏鄉師資在地化,」應該給予原鄉、偏鄉「返鄉服務」的教師加分,優先錄取在地人或在地親友,這些人才可能留在偏鄉一輩子,降低教師流動率,且大幅提高偏鄉教師薪資與鐘點費,才符合公平原則。

記者胡經周/攝影
記者胡經周/攝影

「師培早是夕陽產業,」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長方德隆則直言,老師跟學生一樣,有前段班積極努力,也有後段班學習落後,但若沒有鼓勵制度,要老師如何保持能量,熱情能燃燒多久?

方德隆說,中國大陸採取「教師分級」制度,薪水不同、任務也不同,需要開放觀課、被評鑑,問題在於台灣教師願意一起改變嗎?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