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民主路 向前行 實現社會正義
七十二歲的詩人吳晟 記者李昭安/攝影

七十二歲的詩人吳晟 記者李昭安/攝影

72歲吳晟:我領18趴 我支持改革18趴

「我領十八趴,但我支持改革十八趴。」七十二歲的詩人吳晟,數十年來投身農業、環境運動,極力阻擋開發怪手不斷侵蝕台灣土地。但很少人知道,近十年來他也公開倡議年金改革,希望推動「起頭式平等」。

一九九五年,台灣第一次直選總統那年,吳晟卸下溪州國中教師一職,從此有了「退休軍公教」身分。他常笑稱這身分無法致富,但至少穩定、不愁吃穿。不過,幾年過去,台灣貧富差距越拉越大、階級對立升溫,外界把矛頭指向軍公教,一度讓他相當難過。

「瓊瑤小說《窗外》的女主角,為什麼不願意嫁給男主角?」吳晟問。他停頓幾秒後繼續說:「不是因為他們是師生戀、相差廿歲,而是因為男主角是老師,是窮教員!」吳晟這樣理解小說中的人物心境。

吳晟表示,當年軍公教收入低,養家活口捉襟見肘,從商者可將家族企業、店面留給後代子孫,當師傅的可以傳功夫,但軍公教什麼都無法留傳給子女。當時還有從商的人說:「我隨便開個商店、賣個冰,都比你們軍公教好太多了。」

退休金優惠存款十八趴,是為彌補當年公職低薪的辦法,以免老來陷入貧窮。不料,社會變遷後,軍公教穩定的薪級、退休制度被視為「鐵飯碗」,甚至變成「特權階級」。吳晟說,社會輿論討論此制度時,「太單一、太片面」,沒考慮歷史背景的前因後果,政府又不敢隨著時代變遷改變制度。

政府推改革 他投書支持

二○○六年,前總統陳水扁拋出改革軍公教「十八趴優惠存款」構想,盼針對退休月俸比在職薪水高(亦即所得替代率超過百分之百)部分,適度調降十八趴適用存款額度。

吳晟說,當時他算了算自己的退休金,「一個月少四、五千元,比對那時老農年金一個月才五千元,還算合理」。二○○七年,他撰寫「退休金縮水」一文投書媒體,表態支持合理改革。結果被老同事揶揄:「嫌錢太多、頭殼壞去。」

二○一三年,總統馬英九提出的年金改革議題正熱。但各方勢力不退讓,年金改革法案再次在立法院動彈不得。

吳晟主張,政府應重建一套不分職業、身分都適用的「國民年金制度」。但他強調,這套制度並非「齊頭式平等」,大家都領一樣多;而是重新確認不同職業、身分領取年金的利基點,至少做到「起頭式平等」。

稅制不公 獨厚財團富人

吳晟表示,談分配正義,社會大眾對年金改革還算有共識,「但稅制不公才是最難改革的」。數十年來政府讓企業無限制擴張,稅制獨厚財團、富人,包括遺產稅、資本利得稅等都未合理訂定,「政府還把稅制當作鼓勵投資的辦法,這是不對的」。

新北市長朱立倫先前競選總統期間,曾提出「員工加薪,企業減稅」政見。對此吳晟直言,「稅歸稅,獎勵歸獎勵,制度不能混在一起」,若有企業為達減稅目的,一開始刻意壓低員工薪資怎麼辦?

吳晟指出,幫企業減稅,等於把員工薪資成本轉嫁給政府負擔,最終還是拿人民的納稅錢變相補貼企業。

拚經濟20年 國土千瘡百孔

台灣民選總統廿年,也是吳晟「換位思考」的廿年。他自認同時有退休軍公教、農民兩種不同身分,看議題的面向會更多元、更寬闊。他有信心民間還是可帶動「負責任的公民」風氣,不過執政者得先下定決心推動改革,貫徹意志。

吳晟說,過去廿年,不論哪一黨執政,歷任總統都在「拚經濟」,耗竭式開發讓台灣環境千瘡百孔,齊柏林拍的「看見台灣」中禿山毒河就是警訊。吳晟無奈地說:「以前都說國破山河在,但若山河破了,去爭論國不國也沒用了。」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