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祺育

1994年生
85%灼傷
新北市,學生。

林祺育(七)我的志願


願景工程 特約記者佐渡守

「都已經這樣,不然要怎樣呢?」 圖/佐渡守
「都已經這樣,不然要怎樣呢?」 圖/佐渡守

這一日,與祺育媽媽相約在她的工作場所見面。進入這家公司大門,耳邊傳來響個不停的電話鈴聲,許多快步奔走的人影從我身旁錯身而過,還未見到林媽媽,就已感受這裡瀰漫著新年度熱絡忙碌的氣氛。

我被林媽媽延攬至她的辦公區入座,放眼四面牆上,掛滿了琳琅滿目的證照、業績獎章、錦旗等功勳。說起來,林氏一門可謂「金融家族」,包含林祺育,從雙親到孩子四人,全都從事保險理財相關行業。

不過話說回來,祺育原本對未來的想像不是這樣的。

   

從林媽媽的口中得知,祺育從小作文書寫《我的志願》,當別的小朋友還在天馬行空夢想未來要當總統、當科學家、當太空人遨遊宇宙,祺育那時就已經清楚篤定地寫道:「我想當獸醫。」

在他的臉書上,時不時就可以看見他與家中小黃狗「牛仔」的親暱「對話」,或轉貼可愛動物照、或關心動保新聞,由此得以想見,除了熱衷運動之外,這些毛絨絨的夥伴動物,就像他心裡的一塊糖,經常讓他暖暖地,嘴角上揚。

  

不過上到大學之後,一來當然是從小對雙親專業領域耳濡目染的緣故,二來向來順服的祺育也願聽從父母的勸說,於是,他改變志向,從海洋大學轉讀致理科技大學的金融保險科系。

還不滿20歲,祺育即已啟動他未來的人生規劃。

轉學後,他為自己設定目標,例如:20歲要考上證照,畢業要驅策自己當上營業處主任,30歲要當上處經理等等。他說,他有一位學姐,他常以她為典範,將她擺在自己人生道路前方,做為努力追趕上的標竿。

「數秒鐘轟的一聲,多少孩子的人生計畫就此被打亂了......。」林媽媽感嘆道。

「祺育去年四月份考上證照,五月開始從業,六月就出事了。」媽媽說,祺育剛開始摸索的第一個月才領到一萬多,比工讀生還少,但到了第二個月,已經做到十幾萬,只花兩個月時間,他就拚到一張業績卓越獎狀。

「我們公司有個限定資格的『旺年會』,我們營業處兩百人今年只有九人達標,其中就包括祺育。」

  

初試啼聲即戰功彪炳的新銳,兩個月的衝刺,在627當天戲劇化地戛然而止。

「都已經這樣,不然要怎樣呢?」住院時,人緣很好的祺育幾乎每天都有不同人馬前來探訪,面對形形色色的眾人替他惋惜、懊惱的各種聲音,他都以這樣的態度處之。

林媽媽回憶,祺育身上有85%的燒燙傷面積,換藥時她發現藥很濕、很冰,藥布還要浸過食鹽水避免受冷氣乾燥,等於傷患整個人像是被泡在水裡、又躺在過低的空調中「冷藏」。想當然耳,就算蓋五件棉被依然還是惡寒,因此醫院會使用一種黃光來應變與保溫。

「許多八仙傷患看到黃光都很害怕,哭喊『不要不要!火呀!火呀!』,彷彿又重回八仙地獄般的現場。我問祺育,那你呢?你還好嗎?」林媽媽說:「祺育這孩子卻總是回答:都過去了、不去想它了。」

不去想它了(嗎?)......。

為避免耽誤林媽媽的工作進度,很快的,我看看時間,結束訪談,起身告辭。

再度穿過忙碌鬧騰的辦公區。外在情境對比著我內心方才聽聞的,祺育被「冷藏」的志願,虛長祺育許多歲數且僅僅旁觀的我,胸口依然充塞無法消解,人生那般激烈的翻轉怎堪?況乎才大三的他?以及其他近500個年輕的生命呢?

林祺育(八)男生們的話題


願景工程 特約記者佐渡守

農曆猴年的春節假期結束後,各行各業與學生都陸續開工、開學,恢復正常上班上課。這一日,記者與願景青年主編連袂至林家做開春後第一次拜訪。

除了記者之外,今天可謂「男生日」。祺育家的女眷全數外出,在家的有林爺爺、林爸爸,加上祺育與主編,甚至連「牛仔」領銜迎接的三隻熱情狗狗,都是男生。

到了雄性為主的空間,果然自動產生男生特有的話題。主編甫坐不久,便跟祺育比劃起男生才懂的手指角力:「不錯喔!你還滿有力的欸!偷偷告訴我怎麼練的?」雖然祺育謙虛地表示「還好啦」,但仍難掩得意之情,畢竟這是毫不間斷的勤奮復健才辛苦得來的成績啊。

「指力還好,但握拳比較困難。因為指頭僵硬,需要熱身很久才能握,也不能很快的動作,害許多人以為,受過傷後,(猜拳時)我只能出布或剪刀。」祺育輕鬆地調侃自己,還說:「我朋友還有比我進步更快的呢。」原來不多久前,新北市陽光重建中心曾辦過投籃機競賽,祺育的球友兼死黨們挑戰S型運球時,發現都恢復不少球感與功力。「只有我還會掉球……不過想想,我(燒傷面積)85%呀!」

說到籃球,祺育變得健談,除了與主編交換美國職籃球評,還分享受傷前肌肉鍛鍊的心得:「男生就該man一點啊,所以跟體育系的朋友一起做重量訓練,那時喝很多豆漿、吃很多茶葉蛋。」

   

祺育表示等狀況好點,希望能回學校。甚至還說,若不是受傷後不用當兵了,不然他也很想像大家一樣當兵。

學校的課業並沒有因遭遇事故而荒廢,從醫院返家後,同學會來家裡幫他考試、協助整理報告,並將過程錄影,回報學校。至於成績如何?祺育說「有學分就很開心了。」

看來返家後的日常,隨著時間逐漸步入正軌。

「Selina(藝人)說,受傷就像人生按了『暫停鍵』;跟我一起親身經歷的朋友則說:『我還以為這次要按下結束鍵了』呢!」慶幸生死關前走了一遭回來,但暫停的人生,腳步也不能懈怠,祺育反而更叮囑自己,為了「重新復出」,需要更加勤練。「除了陽光年假那一週,不曾休息。」他說。

   

談話中,祺育留意到沙發上逐漸瞌睡的阿公,幫忙蓋了被子。接著道:「我想跟厲害的人學習」,他繼續聊著人生話題,說,遭逢這次意外之後,他深刻發現自己的保險志業原來是真的可以幫助別人,無論醫療或意外險,他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將親身經歷分享給有需要的人聽。

但對於衛服部的「一人一案」,與內政部「大型活動安全管理要點」,祺育則給了負評,不表信任。

林爸爸後來也加入評論,認為傷友及家屬的組織與法扶開會時,沒有公部門列席,會流於閉門造車;而各相關公部門之間,看來至今也沒有很好的整合統籌。他說,或許,這正是整起事件的檢討與處理,缺乏效率的原因。

林祺育(九)善款是人們善意的流動


願景工程 特約記者佐渡守

綿綿陰雨的日子初晴,和祺育家人相約新店太平運動公園看木球比賽。

農曆年後,祺育家經常「兵分多路」,參加各項戶外活動。例如祺育與媽媽,參加陽光基金會舉辦的宜蘭香草菲菲之旅順便復健;例如祺育與姊姊,參加心儀藝人的二手衣義賣會順便做公益;又例如今天的木球比賽,是祺育媽和祺育姊各有球隊參賽的活動。

「我經常跟祺育講,你很幸運。」甫結束賽事的林媽媽,在場邊侃侃地說。自《結痂週記》上檔以來,她一篇篇細看了每個孩子的故事,有人療傷復健,同時也修補親子關係;有人反覆重回醫院開刀,努力不自棄;也有人心情起伏跌宕,在各種耳語中學習成長。

「反觀我們家親子關係向來很好,出院後對祺育也不會特別加倍呵護,但他始終堅信,全家人都會陪伴在他身邊。可是有些家庭,就不那麼幸運了……」她說,就她所知,有的家庭沒有餘力,出院後迫不得已,必須讓孩子住進陽光基金會的陽光家園,過團體生活,接受護理師與復健師專業照顧。

「像我認識一個單親家庭,家長平日就要照顧年邁又行動不便的長輩,如今孩子受傷,等於蠟燭兩頭燒,不僅要負擔往後無法計算的醫藥費,還要有超人的體力與全人看護的時間,我看大概半年無法工作吧。」

後來有不少善心人士親自跑到醫院,想捐款給這個家庭,結果這位家長很慌張,左右為難想拒絕,便求教於林媽媽。「你就收下吧!」林媽媽勸他說:「就當作這是民間自發的『互助共濟行動』,等我們有能力時,記得回饋社會就好。」這位家長立刻追問:「那我回饋到哪裡比較好?」林媽媽說:「便利商店的ibon就很方便囉!有小額捐款。」這位家長聽了這才放心了下來。

社會輿論往往認為,八仙事件的家屬談到錢就很難看,認為「自己的小孩愛玩卻要全民買單」,這些負面聲音聽在林媽媽耳裡,她卻有清明而篤定的答案。

她認為,善款是民間善意的流動,讓無能負擔的家庭可「救一時之急」,這樣的善意無論放在高雄氣爆、台南震災,甚至日本311都是一樣的。「社會大眾這樣幫助我們,換作他日有人遭遇困難,我們能力之內回饋一點是一點,積少成多,對我沒有大負擔,對你卻是大幫助,社會就會更美好,這就是我認為的互助共濟。」

這樣的心態也遺傳給祺育。除夕夜前,台南震災的慘劇一發生,除夕夜後,祺育立刻一毛錢都不留地將所有紅包捐出來,一部分幫助玉井國中校舍坍塌的重建,一部分做為救災義警義消的加菜金,都是專款專用。這件事假若不是記者追問,祺育根本為善不欲人知。

但林媽媽對新北市的無作為,依然無法諒解,她說:「反觀政府,利用善款借花獻佛,只是轉個手,就叫媒體大幅操作成『政府德政』。我看『讓全民買單的是政府』才對吧!將自己應負的責任轉嫁給人民替它承擔,比民間百姓還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