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兒奶粉甜祕密」 獻給全天下父母的兒童節禮物

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 記者郭琇真、總監梁玉芳
記者郭琇真/攝影

拜專題所賜,人生第一次大舉蒐購一歲以上小小孩喝的「成長配方」。

去年六月,我拉著已為人母的同事,拖著行李箱到藥局「搜刮」成長配方。藥局人員很困惑,怎麼新手媽媽這麼大手筆,一口氣買了十幾罐,不斷過來寒暄、關切,一會兒問:「寶寶之前喝哪一種?」一會兒推銷特定品牌,「那個太甜太油,這個比較好」。

啊,如果還沒看願景工程專題「誘兒奶粉甜祕密」的讀者,先看這裡的說明:「成長配方」是指通常給一歲寶寶的「奶粉」;但很多產品名稱中沒有「奶粉」二字,為什麼呢?奧祕就在報導裡。

茫茫奶粉海 新手爸媽迷航

一般常聽到的「配方奶」是用來替代母乳的產品,奶粉業者依照寶寶不同階段的需求,設計「配方」成分;包含一歲以下的嬰兒配方,和一歲以上小小孩喝的「成長配方」。

台灣的成長配方品牌非常多,無論廠牌大小,少說三十種起跳;清一色都是在國外加工、原罐進口。

多數新手爸媽選擇配方奶最辛苦的一段,是寶寶剛出生頭幾個月。醫院會備好幾款配方奶讓家長挑選使用,但如果寶寶有便秘、過敏等不適應狀況,爸媽就得開始在「茫茫奶粉海」中追尋。聽朋友說A款不錯,寶寶喝了腸道通暢、生長曲線正常,那就試試看;或者到門診求助醫師,「到底哪一款配方奶最好?」

選定之後便是死忠追隨。甚至寶寶滿一歲後,可能因為藥局人員的推銷或是身邊親友都這麼做,因此自然銜接同品牌的成長配方。

淺貨利潤高 藥局推「轉牌」

爸媽剛接觸成長配方時,可能曾有這樣的困惑:明明都來自同一個跨國大廠,兩罐奶粉的品名不同,但成分「很像」,一罐賣八九百元、另一罐卻賣七八百元,價差多達兩百元。藥局人員通常會建議你「轉牌」,也就是選比較便宜、但成分差不多的那一款。

業內人士剖析,廠商因應不同通路需求,會將旗下配方分成「醫療貨」和「淺貨」兩種,差別只在幾種專利成分不同而已。前者推銷到醫院,後者推銷到藥局。藥局的銷售利潤玄機就在此—醫療貨一罐的利潤可能二、三十元,淺貨卻可能抽到兩三百元,差了十幾倍。因此藥局當然不遺餘力跟著奶粉產業一同推銷成長配方。

從糖問題追出奶粉行銷陷阱

這趟調查之旅,原本只是關切小小孩喝的成長配方含有過量的糖分,以及乳粉含量不足,可能無法稱為乳品。隨著愈追愈深,發現整個產業結構深似海,「糖」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是產業間競爭、吸引小小孩喜歡的方法之一,更大的問題是造成爸媽產生錯誤認知的行銷話術。

奶粉產業用糖和各種行銷話術,像「學習力三級跳」、「啟動寶寶感知力」、「銜接母乳首選」等,編織成一張「甜蜜陷阱」網,黏住爸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點的心。

但事實上,近十幾年,世界衛生組織透過嬰幼兒餵食決議案早已定調「成長配方是不需要的」(這點國健署網站也有著墨);並且不斷呼籲各國政府需注意業者「交叉促銷」帶來的後遺症,可能會混淆母親哺育母乳的認知,以為配方奶更好。

去年美國一份科學調查指出,廠商的廣告手法會誤導父母產生錯誤觀念。研究訪問一千六百位美國家長發現,有六成認為配方奶給嬰兒的營養,無法從其他食物獲得,超過五成認為配方奶對孩子的消化系統和腦部發育,比母乳更好等。

專家:1歲後吃原形食物最好

此次聯合報系願景工程的調查報導非常嚴謹,特別諮詢了十幾位營養師、兒科醫師,訪問過程中專家一致強調,一歲後的孩子應該跟著父母一起吃六大類食物,「原形食物」的營養才是最好的選擇,是成長配方無法比擬的。

這份調查報導特別選在兒童節後推出,是我們送給為人父母者的禮物。雖然它對業者的手法是一記震撼彈,報導背著可能引來業者撻伐的風險;但能讓孩子的健康不會成為業者行銷話術或成分煙幕彈下的犧牲品,這就是我們願意在壓力下追求真相的心意。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