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都市在發燒 回響
都市熱島效應讓城市的夏天像個悶燒鍋,從白天熱到夜晚,還帶來許多致災風險,全台又以台北盆地最嚴重。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都市熱島效應讓城市的夏天像個悶燒鍋,從白天熱到夜晚,還帶來許多致災風險,全台又以台北盆地最嚴重。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改善熱島效應 台北要當海綿城市

台北盆地熱島效應全台最嚴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昨表示,北市府將以「海綿城市」計畫及「擴大綠化」改善熱島效應;環保局長劉銘龍說,聯合報的報導指出多項熱島病灶,值得該局進一步研議,例如增加綠化、透水鋪面,甚至調整建築物排熱的位置。

彭振聲表示,因應熱島效應及氣候變遷,四年前就推出海綿城市計畫,更新人行道時改用透水鋪面,更新公園時增設雨撲滿,增加雨水貯留,利用水的蒸散作用為城市降溫,兼收暴雨滯洪效果。目前人行道透水鋪面只完成十分之一,夏季可降溫二至三度,希望議會能支持擴大範圍。

彭振聲說,綠化確實是降溫、引風的好方法,但北市已無腹地擴大綠地或大量種樹,因此著力在屋頂綠化及校園綠化,手段是田園城市計畫的屋頂農園和校園的有機庭園,希望校園成為綠化的示範點,也能減少裝設或使用冷氣。

工務局長林志峯表示,台北市尚未監測實際的熱島現象,目前靠環保局在六十五所學校的微型氣象監測站蒐集溫濕度等資料,未來應該在離地一點五到二公尺的人行尺度量測溫度,比較符合民眾的感受。他說,工務局正研發新的智慧路燈桿,未來有更好的擴充性,包含供電、上網等,屆時將與研究單位合作,展開台北熱島現象的長期監測。

林志峯說,雖然北市沒有更多空間種樹,但至少要把現有的行道樹養護好,提供更多綠蔭,未來將利用更新人行道的機會,調整為帶狀樹穴,強化防颱效果,也提供樹木根系更好的生長空間。

劉銘龍說,目前該局已訂「台北市推動宜居永續城市環評審議規範」,要求樓高一二○公尺以上的建物屋頂至少一半要綠化,基地綠覆率四成起跳,也要有保水措施。未來會進一步研議基地、屋頂及周邊道路採用反射性或可滲透性的涼鋪面材質等,進一步改善熱島效應。

●看更多報導:「寶島變熱島 都市在發燒」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