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囚居晚年
黃春明的日常生活有自己的節奏,清晨才睡、午後兩點才醒,利用夜半的寧靜時光讀書寫作,他自嘲「我在台灣過美國時間」。記者林澔一/攝影

黃春明的日常生活有自己的節奏,清晨才睡、午後兩點才醒,利用夜半的寧靜時光讀書寫作,他自嘲「我在台灣過美國時間」。記者林澔一/攝影

能活就要動 黃春明仍想說故事給孩子聽

黃春明為台灣當代重要作家,近幾年歷經罹癌及化療之苦,痊癒後連續出版了兩部長篇小說《跟著寶貝兒走》、《秀琴,這個愛笑的女孩》。高齡86歲的他2014年罹患淋巴癌,化療後,體重從72公斤掉到53公斤,體力也不如從前。

但黃春明仍愛說故事,還想著若有餘力活化閒置空間,他期盼邀請老人與孩子混齡生活。講故事、教方言,也可以烹煮拿手美食與孩子一同享用,小朋友受到溫馨照顧,老人也因為看到孩子的活潑而忘卻年老。

・每天爬五層樓 愛家甘之如飴

有兩次演講後回家,他一步步爬上五樓住處,一回家就虛脫倒地。國寶級作家形容爬上五樓的自己:「像出了水面的蝦子在地上痛苦彈跳」,還說自己一邊哀嚎,一邊請兒子叫救護車,不忘提醒「記得要拍照」,記錄他好不容易征服了樓梯回到了家, 卻因此被送進醫院,還發生了兩次。

不過,即使沒有電梯,必須一格一格抬腿往上爬,黃春明從未考慮搬離這個居住30多年的老公寓。他認為,就算那天得爬樓梯爬一小時才到家,那就爬吧!等到有一天真的爬不動了,代表已接近死亡,那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86歲的作家黃春明住在老公寓五樓,雖然出入都必須爬樓梯,但他從未因此考慮搬離住了30幾年的房子。圖/黃國珍提供
86歲的作家黃春明住在老公寓五樓,雖然出入都必須爬樓梯,但他從未因此考慮搬離住了30幾年的房子。圖/黃國珍提供

黃春明的五樓公寓坪數不大,但木質地板與暖色燈光相當溫馨,還有個開三面窗的書房兼客廳,其中一面窗望出去是外雙溪與綠意盎然的河濱公園,天氣好的時候能清楚看到陽明山的樣貌。

當年搬到這裡的時候還未建河堤,那時他會帶著年幼的黃國珍與黃國峻到河裡抓魚,抓回來養在水族箱欣賞。「有很多人建議年紀大了應該要住一樓比較方便、要搬家等,可是我就是喜歡這裡,要離開這裡我會覺得很可惜」。

・別想著自己老 年齡不是包袱

被問及是否曾擔心老、有一天走不動該怎麼辦,黃春明想起他的爺爺。他印象深刻,爺爺曾經在聊天時說過「老了,懶得動了」,結果三個月後的某一天他突然不動了、身體往前倒在黃春明的懷裡,過世了。

這個景象讓黃春明深深相信,能活就要動,特別在罹癌、挺過6次化療後,他囑咐自己每天晚上10點左右到河濱公園走兩圈,有時會走三圈,跟妻子林美音吵架時可能走上四圈。他說,運動途中跟鄰居與他們的貓狗打打招呼、有時停下來扶著牆賞月,都是美好的事情。

黃春明認為,不分年齡,每個人都是有生命力的活體,因此沒有必要一直想著自己好老、自己會不會是負擔,「身體已經老化虛弱了還煩惱這個、煩惱那個,煩惱都把你煩死了」,「只要能做一點正面的事情,就不是包袱了」。

黃春明的書房運用木質地板與暖色燈光,氣氛溫馨。近年他都用iPad、手指一筆一劃寫小說。記者林澔一/攝影
黃春明的書房運用木質地板與暖色燈光,氣氛溫馨。近年他都用iPad、手指一筆一劃寫小說。記者林澔一/攝影

現在的他盡量找事情做,或寫東西,或將喜歡的文本重新拿出來溫故知新,評估體力可勝任的演講就出席。他想睡就睡,晚上睡不著就讀書寫作,享受夜半的孤獨、寧靜、專注,以及河濱公園傳來的天籟。

不過,這還未達他最理想的老後生活。黃春明喜愛講故事,他也認為,許多閒置老屋值得活化運用,可以組織老人社群,讓長者進駐空間,再邀請孩子前來活動,雙方互相學習,促成讓老有所終、幼有所長。

▌延伸推薦:

【囚居晚年】完整報導

【囚居晚年】數位報導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