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亂象! 新手父母拒被洗腦
配方奶與母乳的行銷戰爭就像大鯨魚碰到小蝦米,前者商機無限,後者因為母親天生就有,難有商業操作空間,各國大多由政府的衛生單位、非營利組織進行衛教推廣。在這樣傾斜的商業競爭下,母乳哺育的推廣若要成功,除了仰賴政府政策和相關資源挹注,新手父母的主動出擊研究,更是時下抵禦配方奶行銷亂象的明哲保身之道。
職業母親池依林的孩子「樂透」已經一歲七個月了,至今沒有喝過配方奶。她白天上班,近傍晚在公司擠奶,再帶回家讓「樂透」隔天可以在保母家享用「下午茶」。這一切歸功於池依林在孕期六個月就開始做功課,帶先生參加生育改革行動聯盟規畫的母乳支持團體,向國際泌乳顧問學習哺乳知識、觀摩寶寶們如何吸奶。
她說,近年民間團體將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制度引入台灣,培訓出來的專業人員會先全盤了解個案的生活、居家與工作模式,再提供建議方案,若無法餵母乳,也會提供正確使用配方奶的資訊,相較坊間來路不明的通乳師,更專業且完備。
走過這段生產路,池依林認為,產前除了擔心生產痛、要住哪間月子中心,先學習哺乳知識,克服未來可能遇上的哺乳痛更加重要;因為生產頂多七十二小時內就會解決,但哺乳短則一個月,長則兩到三年,多花點時間做功課,擘畫生完小孩的生活,更全面的去了解母乳跟配方奶的資訊,「媽媽在哺乳這一塊是可以被善待的。」
在研究母奶時,她也去了解配方奶的資訊,發現配方奶不僅有添加物、精製糖的問題,奶粉開罐後還會孳生細菌,衍生沖泡風險的疑慮。她一想到要遵照指示,先用七十度熱水沖泡、再慢慢降溫,寶寶喝完還要沖洗、消毒奶瓶,便打退堂鼓了。
同樣全母乳哺餵一雙兒女的高中營養師廖英茵說,坊間有些婦產科診所會提供孕婦瑜伽、母乳哺餵等課程,背後多由配方奶公司籌辦,業者在傳遞知識的過程也會推銷配方奶,引導父母選購。
她認為,政府推廣母乳哺育需更積極、創新,像透過健康服務中心的系統主動出擊,才有可能跟配方奶產業抗衡,讓新手父母接收資訊更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