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微型保險 需求篇
衛生福利部胸腔病院帶領醫療替代役男深入社區關懷弱勢。 記者呂筱蟬╱攝影

衛生福利部胸腔病院帶領醫療替代役男深入社區關懷弱勢。 記者呂筱蟬╱攝影

陽春保單 少了醫療當靠山

我國微型保險的給付項目只有殘廢或身故,經濟弱勢普遍覺得太過陽春。根據本報訪查,各類族群從夫妻年所得低於50萬元者、漁民到原住民,不約而同,最希望增加醫療保障。

保額方面,主要受訪族群也一致指出,可以再調高。微型保險目前只有傷害險(又稱意外險)與壽險兩種,弱勢族群不論向多少家保險公司投保,傷害險與壽險的保額,各自最多就是只能買到30萬元,他們認為調高到50、60萬元比較適當。

金管會統計也顯示,微型保險的費率,弱勢族群多數負擔得起,他們比較大的困擾反倒是,保障額度瀕臨破表。以累計投保人數逾九成、居最大宗的微型傷害險為例,平均每人投保保額29.9萬元,幾乎買到頂了;微型壽險方面,平均每人投保保額也有29.4萬元。

已經第三年投保微型保險的35歲白小姐,是位家庭主婦,育有三個小孩,最大的才15歲,家中主要收入來源靠擔任臨時工的丈夫,屬於夫妻年所得低於50萬元的經濟弱勢。

附加癌症險...會更好

白小姐說,微型保險可以購買的保額,最多才30萬元,要是出了事情,「當然不夠用」,如果能夠提高到50萬元,對大家會更有保障。她並指出,微型保險只賠死亡或殘廢,但是「人多少都會生病」,到時候沒了工作、也沒了薪水,處境會很慘。

訪談時她面露期待地反問:「可不可以增加,可以理賠住院費用的醫療險?」她說,常聽到有人得了癌症之後,要花一大筆醫療費用,要是微型保險也能理賠癌症會更好。

微型保險增加醫療保障,尤其是意外醫療,對職業風險偏高的漁民來講,尤其需要。

生病也理賠...添誘因

36歲、家在花蓮縣豐濱鄉的陳杰敏,是年輕一代的漁民,身強體壯,專門追捕台灣東岸盛產的大型魚種鬼頭刀,已經從事漁業15年。

陳杰敏說,漁民常見職業傷害為摔倒與擦傷,他以前都穿普通的球鞋工作,船上跟岸邊有水,很滑,「一跳,完了」,他就曾經在上船的時候,滑倒過兩次,直接掉到水裡面,咚!

後來只好多花點錢,買有防滑功能的球鞋,人高馬大的他,穿上藍底黃紋的新鞋後,還被同業調侃:「杰敏,你好時髦,不像漁民,像足球員。」

有了新鞋後,滑倒次數少了,但是和鬼頭刀等大型魚搏鬥時,還是會發生一些狀況,「魚會用尾巴拍打你」,陳杰敏還是難免會手腳受傷。有時會痛到半個月完全沒辦法工作,因而最希望,可以有意外醫療的保障。

今年40歲、育有兩個小孩的伍錦紅,現為南投縣信義鄉羅娜村公益坊成員,已是第三年以原住民身份加入微型保險。她呼籲,政府既然要照顧弱勢,微型保險應增加醫療給付,一年保費就算提高到600元,她也可以負擔。

「山上都是做粗工,意外一定會發生,一住院,經濟就斷了,孩子怎麼辦?」伍錦紅直率地說,她先生是打零工,不像工廠只做一件事,在山上,開車、噴漿…有什麼工就做什麼,因此意外發生比工廠來得嚴重,如骨折常常會有,使用砍草機、鐮刀之類都很容易劃傷。

伍錦紅說,微型保險的保費雖然不多,但必須是「死了才能拿」;如果能改成是「生病也可以拿」,原住民部落內,就會有更多人願意加入投保行列。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