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隱私網戰 數位資本主義
松山機場的「One ID」人臉辨識通關今年3月開始試辦,不只減少人的接觸,也協助疫調與提高航警驗證的正確度。圖/記者曹悅華攝影

松山機場的「One ID」人臉辨識通關今年3月開始試辦,不只減少人的接觸,也協助疫調與提高航警驗證的正確度。圖/記者曹悅華攝影

刷臉當護照 個資隱憂怕不怕

人臉辨識技術早在全球機場通關上被廣泛運用,近兩年新冠肺炎疫情更讓面部辨識技術大量被應用在偵測臉部口罩與細節管理,「刷臉當護照」也被視為可以減少接觸與降低染疫風險。日本東京成田及羽田機場從4月13日起推出「Face Express」登機手續。在台灣,松山機場今年3月27日起趕上這波「刷臉潮」,桃機則要在10月上路。讓民眾擔心的是,刷臉事小,個資事大,將來有圖有真相,是否會串連到其他系統作為監督管理?

日本成田與羽田機場採用的NEC Bio-IDiom生物辨識驗證系統,號稱是全球最精準的人臉辨識系統,旅客事先登錄臉部影像,個資就與影像連結,從機場報到、托運行李、安檢、登機一路靠刷臉過關,在機場內的行為也被記錄分析,不用登機證也能上飛機。

松山機場的「One ID」人臉辨識通關,還在「進入管制區」時的核對個資與安檢階段,旅客進入管制區前在「e-Check」系統快速掃描護照、登機證時,加上個人臉部特徵ID、連體溫一併檢查,接下來靠人臉辨識比對護照、機票資料才能通關。

刷臉通關的目的在減少人的接觸、協助疫調與提高航警驗證的正確度。但隨著辨識度越精準、大數據運用的功能越廣,引發的隱私權侵犯疑慮就越高,不少人擔心一不小心,自己就變成電影「全民公敵」的主角。

民航局在「試辦期」小心翼翼。台北國際航空站主任徐乃新說,為了確保旅客的知情權與同意權,旅客自由選擇是否申辦使用人臉辨識系統,非強制使用;也選用採購和移民署同等級的生物辨識科技查驗廠商。對於學界高喊應該確保公民有「退出權」(Opt-out),徐乃新強調,臉部特徵「日拋型」,所有旅客個資在登機後1小時自動刪除,不會有外洩疑慮,下回登機再重來一次。

原本松機「e-Check」系統連國內線也要試辦,卻因數位身份證政策喊卡而暫時做罷。

國際線搭機出境有三道通關程序,第一道是進入管制區前的驗證與隨身行李安檢,目前正在建置e-Check系統;第二是移民署證照查驗,現在已經有了e-Gate,結合生物辨識科技查驗身分;第三則是旅客登機前必須出示登記證由地勤人員協助刷條碼,現在登機門也已建立e-Board自動系統。

松機目前的「e-Check」系統仍在試辦階段,未與e-Gate、e-Board連線,但終極目標就是讓e-Check也能加入移民署建置的航前旅客資訊系統,讓三者合一,做到只要刷臉即過的3e-PASS智慧通關。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