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扎根 義務教育下延到五歲
零到六歲是培養孩子閱讀力的關鍵期,但弱勢家庭資源少,讓孩子閱讀起跑點不平等。台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李俊仁建議,教育部未來應將閱讀資源下延到尚未納入國民義務教育的幼兒園;台東大學特殊教育系教授曾世杰也認為,應讓幼兒園孩童學習注音符號,趁早扎根閱讀力。
教團甚至主張,義務教育應從五歲開始,才能拉近孩子受教平等權,縮小閱讀落差。
李俊仁說,教育部二○一一年到去年執行兩回合的閱讀五年計畫,首先針對學齡兒童,接著聚焦偏遠地區中小學,確實有效提升軟、硬體質量,像是圖書館更普及,從社區圖書館延伸到學校閱讀角。教育部也培育一批圖書種子教師,提升教師的閱讀教學專業。
李俊仁說,我國學生閱讀力參差不齊,他建議教育部下個閱讀五年計畫,應擺脫過去十年框架,將資源從中小學校園,下延到的幼兒園。
兒童福利聯盟政策中心主任李宏文說,經濟狀況較好的家庭,早在孩子六歲前就已超前部署,但經濟弱勢孩子仍面臨抽不到公幼入學名額的窘境,只能待在家中,學習不平等。只有義務教育向下延伸,才能保障所有孩子受教正義;包括歐洲的荷蘭、法國、英國、比利時,甚至亞洲的南韓、泰國、菲律賓、越南等國,義務教育都已下修到五歲。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幼教委員會主委楊逸飛也說,國教往下延伸是必然發展,除了可讓孩子盡早適應小學生活,也能讓國家提早提供資源,由老師領著孩子共讀,補充弱勢家庭孩子的閱讀經驗。
關注閱讀政策的曾世杰支持修改幼兒園課綱,讓各園所教讀寫。他說,目前私幼有教注音符號,公幼則按課綱規定不准教注音,不利弱勢幼兒發展,當幼童有注音及讀寫困難,只會出現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馬太效應」。
曾世杰另引述二○一六年促進國際閱讀研究(PIRL)調查,指全球邁入數位化時代,台灣學生紙本閱讀能力卻未轉移到網路,他建議政府啟動數位教科書研究、建置自主學習環境,以提升數位閱讀力。
台師大副校長兼高教深耕辦公室執行長宋曜廷則說,台師大正研擬圖書難易程度分級,盼結合學校課綱,讓學生畢業前至少讀懂一定難度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