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AI時代 AI時代就是現在
台灣IBM全球企業諮詢事業群總經理李郁靜。 記者鄒秀明/攝影

台灣IBM全球企業諮詢事業群總經理李郁靜。 記者鄒秀明/攝影

AI時代培養跨域人才需請外師 名師願意來也要願意教

「為何每次談AI,都會提到人們工作機會不保?」台灣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總經理李郁靜強調,機器的存在不是為了取代人類,人類應該思考如何使用AI,其實未來有更多機會。相對過去的白領、藍領,現在更需要有跨域能力的「新領」人才,這也是學校教育要加強的地方。

綜觀AI的演進,Google中國研究院前院長、HTC健康醫療事業部總經理張智威指出,邁入AI時代,台灣最缺整合硬體、演算架構的系統人才,尤其台灣公司過去幾乎不發展作業系統,質、量都顯不足。大學若要訓練AI人才,可能要從國外尋找真正的名師。

坐在公司座右銘「THINK」大字的藍色背板旁,李郁靜暢談她對未來教育的看法。她指出,AI強調「人+機器」,人跟機器互動更流暢,未來是AI+DATA的時代,人才「跨域」能力更顯重要。新一代人才除要有IT能力,也要能「THINK」,發揮整合能力更加重要。

至於如何培養人才的跨域能力,李郁靜說,新一代的學習方式也在逐漸改變,例如很多年輕人習慣在網路上自學、在社群上討論等,傳統課程當然要改變,學校可以鼓勵自學、組團隊、舉辦黑客松等,讓學生從這些過程中,訓練出解決問題的能力。

張智威說,中研院雖然有AI學校,但在AI時代訓練人才,不是買來1000顆GPU,分給每一個人回去寫作業,而是要寫出能同時操控1000顆GPU,達到同倍數運算的作業程式。

在國內幾乎沒有頂尖領導人才的情況下,張智威認為,若大學要訓練AI人才,可能要從國外尋找真正的名師,不僅要對方願意來,也要願意教。

他舉例,大陸阿里巴巴全球研究院「達摩院」(DAMO)也在發展AI,早已天價請來全球AI學界泰斗喬丹等幾名大師直接教導。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