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容回置兩頭燒 獸醫超負荷有人求助身心科
2025-07-08 00:04:00聯合報 / 記者李柏澔、葉冠妤、楊惠琪/專題報導
近年,南部有些縣市在遊蕩犬脖子掛矯正器,降低人犬衝突,很大原因是被回置的遊蕩犬若再追咬人車就需捉回,但收容所已爆量。零撲殺後,獸醫長期壓力超載,還要像小叮噹的百寶袋,不斷變出空間,有人直接求助身心科。
人跟人住在一起會吵架,狗跟狗長期住在一起也會吵架。收容所爆量,很考驗園區人員的應變調度。灣裡站獸醫張倍榕說,該站隔離區細分A、B、C三區。A區收容通報曾咬人或追車但無驗傷單的犬隻,觀察兩個月後可野放回置;B區為高度攻擊性、需單獨飼養的犬隻,不適合開放認養;C區則是三百多隻具有攻擊紀錄,且有驗傷單「具體前科」的肇事犬,依規定無法回置,只能在收容所終老。
台南市二○一五年率先實施「零安樂」,收容犬逐年攀升,早超出原設計容量,張倍榕直言,因犬隻暴增,只能依品種、個性、年齡與健康等進行更細緻分區,「像小叮噹的百寶袋一樣」不斷變出空間。
台南市動物防疫保護代理處長洪振凱說,收容所獸醫與工作人員正面臨嚴重的人力短缺與斷層危機。以善化收容所為例,獸醫「來一個,走一個」,留在崗位上的都具有一定熱忱,但也承受巨大壓力,「幾乎每位同仁都要去做心理諮商,也有同事直接求助身心科」。
桃園新屋收容七五○隻動物瀕臨上限,技士李宥明說,要記得每一籠的「狗」際關係,年紀近的放一起,較弱的集中一籠,才不會被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