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遊蕩犬管理失控
台中后里收容所「園狗」黑糖糕,逃過安樂死評估。記者黃仲裕/攝影

台中后里收容所「園狗」黑糖糕,逃過安樂死評估。記者黃仲裕/攝影

安樂死爭議無解 收容所壓力爆表

「零撲殺」不等於「零安樂」,當年動物保護法修法時訂有排除條款,但政策卻愈走愈畸形,去年全國動物收容所執行人道安樂僅百分之一,許多縣市甚至掛零,獸醫師指出,收容所壓力爆表,天人交戰後若提報人道處理,就會面臨被撻伐的壓力;而遊蕩犬減量原地踏步,有人將矛頭指向餵食遊蕩犬,是否禁餵正反方長年僵持不下。兩大爭議至今無解。

動保法第十二條規定:「對動物不得任意宰殺。」但若為解除動物傷病痛苦,或為避免對人類生命、身體、健康或公安有立即危險,以及收容所內動物,若經獸醫師檢查患有法定傳染病、重病無法治癒、嚴重影響環境衛生等,不在此限。

獸醫批「零撲殺」 讓癌末犬受苦

「我們非常容易被罵,經常承受各方壓力,有關心過頭或刻意誤導的。」桃園新屋動保園區技士李宥明就說,曾有民眾通報一隻傷犬,後肢有腫塊、跛行,收容所幫牠照X光發現已是第四期惡性骨肉瘤,評估過後認為要安樂,但愛狗人士群起撻伐,批評收容所違反「零撲殺」政策。

但「零安樂」就是動物福祉嗎?李宥明說,以獸醫觀點,到第四期牠開始痛、不吃不喝才安樂,是違反動物福利的行為,但愛狗人士卻認為那隻狗明明還可以吃、可以生活,為什麼要安樂?

台中市動保處動物收容組組長黃宣憲也說,收容所可召開安寧評估小組會議,由動保團體、獸醫公會與動保處獸醫師代表共同評估,是否實施人道安樂。但這樣的決策過程,對於每日貼身照顧動物的獸醫來說,是極大的心理煎熬,黃宣憲哽咽的說,每次是否提報安寧小組,都是一場天人交戰。

台中后里收容所的「園狗」黑糖糕,幼犬時車禍導致後肢癱瘓,符合安樂評估標準,但因性情溫馴、惹人疼愛,同仁幫牠安排針灸治療、打造輔具讓牠可以自由活動。甚至有人每天六點多就上班,只為了陪黑糖糕復健、散步。「如果強迫安樂死,可能會引起所內同仁的暴動。」

桃園新屋動保園區,多隻收容犬需共處一室。記者季相儒/攝影
桃園新屋動保園區,多隻收容犬需共處一室。記者季相儒/攝影

遊蕩犬通報 未馬上抓就會挨罵

民眾通報遊蕩犬,動保人員要是到現場未馬上抓到狗,民眾就會開罵,也有民眾將狗送進收容所,會打電話追蹤狀況。黃宣憲說,他們人力已不足,同仁每回一通電話要花半小時以上,這樣的案例太多,不堪其擾,後來規定動物入所後,民眾就不能再過問,能接受再送進來。

零撲殺上路八年,遊蕩犬減量原地踏步,許多人將矛頭指向餵食遊蕩犬,使TNVR(誘捕、絕育、疫苗、回置)效果打折,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曾有人提案「禁止餵養流浪動物」,但馬上有反方提案,雙方都很快獲得五千人連署成案,這樣的火車對撞,不只一次,農業部找雙方找來開會,開完會,問題依舊無解。

台灣懷生相信動物協會執行長郭璇指出,單純依靠控制餵食來減少遊蕩犬數量,在科學上找不到任何成功的證據,與其禁止餵食,不如引導餵食者成為積極協助絕育的志工。

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秘書長何宗勳表示,動保團體基本上同意乾淨餵食,不在生態敏感區內餵食是大家的共識,但是,非生態敏感區還是應該容許民眾透過餵食來發揮愛心,建議地方首長應該要推出餵食證和相關訓練,並在村里長同意下才能餵食,也呼籲各界不要妖魔化餵食這件事,不認為留一口飯給流浪貓狗應被譴責。

黃宣憲則認為,民眾餵食行為反而造成遊蕩動物聚集,若真的有心要幫助流浪動物,應該以帶去絕育為前提的餵食行為,才能有效控制族群數量。

台南市動物防疫保護處長洪振凱指出,遊蕩犬數量與食物來源密切相關,民眾沿路撒飼料,讓狗隻聚集於危險或不適當地點,進而加劇人犬衝突及交通事故風險,應嚴格禁止任意且髒亂的餵食行為。

農業部 不想碰觸「餵食」爭議

有立委質疑為何生態熱區仍無法全面禁止餵食?農業部長陳駿季坦言,曾想把禁止餵食入法,但有動保團體認為一旦不餵食,遊蕩犬貓就會餓死,因此暫緩。此話一出,再度引發野保人士不滿。

農業部不想碰觸「餵食」爭議,日前高雄海泳客在海中被野狗咬死,竟是有愛媽長期餵養的浪犬,導致犬隻群聚。又是餵食惹禍,餵食者沒事嗎?律師林富貴表示,長期飼養且動物固定前往餵食,以餵食人的住居所做為活動中心,法官就可能認定有罪,餵食收容照顧,形同飼主,法律上沒有模糊的空間。

前年高雄莊男閃遊蕩犬,遭後方轎車撞上喪命,高雄地檢署認為撞他的人無肇責,依過失致死罪起訴平時餵狗的謝男。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