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還我山河 河海淨源
彰化、雲林地層下陷,馬路變成水路。 記者陳瑞源、徐兆玄、蔡秉儒/攝影

彰化、雲林地層下陷,馬路變成水路。 記者陳瑞源、徐兆玄、蔡秉儒/攝影

台灣篇/馬路變水道 照樣抽水養蜆仔

站在彰化大城鄉沿岸的海堤上,鄉民代表會主席王宏銘看著低於海平面的陸地,無奈的嘆了一口氣。

「很多抽水站已經失去功能,出水口也被海水沖刷來的泥土給堵住,雖然現在比較安全,但是哪天大水又來,難保海水倒灌不會再發生。」即使海堤至少有三層樓高,王宏銘仍然憂心忡忡。

這裡是台灣地層下陷最嚴重的地區,累計下陷高度達210公分;這裡也是蜆仔的故鄉,產出的蜆高達全國7成。

與花蓮黃金蜆命運大不同,花蓮有乾淨的山泉水作為養殖水源,而流至彰化沿海的河川已經污染,養殖業者不知道是污染是工業廢水還是民生污水造成的,只知道用河水養不活蜆仔。

由於蜆需要用淡水養殖,地下水抽取量大,地層下陷「遇雨即淹」,是大城鄉養蜆50年的代價。

事實上,多數養殖業者早期都是為了生活而養蜆,養蜆50年的西港村長陳文棍表示,因地層下陷土壤鹽化,無法種植作物,水產類中,養蜆的技術門檻較低,因此發展成台灣最具規模的蜆養殖區。東港村長陳永沛也說,居民也不願意地層下陷,但沒辦法種植,「連樹都活不了!」

雖然地層下陷與養殖業難脫關係,但7成的龐大產值,若貿然停止此區的養殖,等同於整個養蜆業的消失。「這樣就麥呷蜆仔啊!」業者邊採收邊受訪,他說,許多黃金蜆都做成蜆精,若水井真的被封了,蜆仔的供應一定會出現問題。

其實養殖業者抽取地下水,感受也是相當複雜,既要維持生產,對於地層下陷的危害也心知肚明。從小養蜆養到老的陳文棍說,希望政府能夠提供乾淨水源,他們也不想一直抽地下水。

同樣有地層下陷問題的雲林沿海一帶,大多養殖文蛤與虱目魚,雖然為鹹水魚塭,但文蛤仍需要抽取地下水淡化海水,而虱目魚在水溫10度以下會暴斃,因此冬天會抽取地下水調節溫度。

雲林台西鄉五港路上,路旁的透天厝住戶都自行用水泥將一樓墊高1公尺以上,五港村長凌建雲表示,居民「淹怕了」,自費近百萬元改建。他無奈的說,這條路不是馬路,是大排水溝。

養殖業者丁宗銘說,如果政府研究什麼魚種適合冬天養殖、能夠耐寒,讓他們不要再抽取地下水。

王宏銘強調,養殖業者不是罪人,甚至已是地方的特色產業,呼籲政府協助規劃水源、輔導產業轉型,在解決地層下陷問題的同時能兼顧產業發展與民眾生計。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