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還我山河 生存空間

採訪側記/規畫之國荷蘭 也是共識之國

這次赴荷蘭採訪,訪談了十五位國土規畫、城市設計、水文治理、都市更新等各領域專家。我發現,荷蘭人可能是全世界最喜歡、也最擅長規畫的族群。

為了防止都市擴散到郊區而侵蝕「綠心」,荷蘭人想出「新鎮」政策來紓緩人口增加的壓力;為了避免海水在風災期間倒灌,荷蘭人甚至築起大堤,把內海封起來,讓源源不絕的河水持續淡化這座「人工堰塞湖」,湖水也可做為民生水源。

荷蘭人不只是務實規畫,他們做的是「有遠見的規畫」。譬如國土規畫,現在的荷蘭人,已預先想好三、四十年內可能發生的氣候、人口、經濟、社會變化,並將這些因素納入考量,擘畫出二○五○年的荷蘭願景。因為荷蘭人認為,每一項政策,不僅得「現在可行」,還必須是「未來永續」。

走訪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三個西部大城市,我們看見的是工整的街道、設計完善的腳踏車道、豐富的生活機能和供居民休憩的大片綠地。荷蘭人的規畫痕跡隨處可見。

這趟採訪了解荷蘭人的規畫歷程、走訪規畫後的成果。但我發現,台灣與荷蘭雖然在土地面積、人口數量都有相似性,但畢竟歷史、文化、社會背景大異其趣,荷蘭許多規畫都有其時空環境因素。而台灣這座島嶼內,有些事已經「覆水難收」,恐怕只能「砍掉重練」。

我反覆在心中自問--台灣該如何「複製」荷蘭經驗?

訪談過程中,無論官員、教授或建築師,每位受訪者不約而同強調溝通和共識的重要性。荷蘭過去與水爭地,早在十三世紀就成立地方性的「水利委員會(water boards)」,由居民共同組成抵抗洪災、圍湖造田。這種互信、互助、擁有相同目標並共享成果的歷史傳統,流傳至今便成為荷蘭人DNA中特殊的共識文化。

一項政策當然需要由精密的科學研究支撐,才能進行評估、設計、規畫,但若無法在社群中達成共識,推行的困難會大大增加。回過頭來看台灣,舉凡苗栗大埔、桃園航空城、大巨蛋、美麗灣度假村等開發案爭議,先不論政策設計是否有瑕疵,政府在推行政策過程溝通不足、無法傾聽民意,是事實。

當政府和社群間缺乏雙向的對話溝通和彼此妥協,施政就成為人民與政府的零和遊戲,最後只會兩敗俱傷。

既然國土規劃的成果無法複製,就讓我們學習荷蘭人規畫背後的「共識精神」吧!在規畫之前充分的與人民溝通,因應大眾合理的需求而修正政策,才是讓政策可長可久、永續的方法。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