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源客製化服務 成功關鍵
工研院材化所水科技組組長梁德明指出,水之源團隊從成立之初約四人,到如今擴張至逾40人規模,顯示工業廢水處理的市場持續成長,為不同產業客戶提供差異性技術,這也是水之源成功的關鍵。
梁德明表示,台灣產業非常多樣化,無論半導體、光電、太陽能等科技業,或石化、紡織、食品、電鍍等傳統產業,均會衍生出工業廢水處理的需求,且處理方式依廢水性質各有差異。另一方面,海外市場的廢水處理需求也很大,如中國大陸幾千億人民幣規模的工業廢水處理市場,更多的機會則在於大量的城市汙水處理,這是能提供客製化解決方案的廢水處理廠商最佳的機會。
梁德明指出,水之源在2014年能一舉打敗荷商DHV,拿下新加坡美光含氟廢水處理訂單的流體化床結晶技術(FBC),並且取得日廠訂單的倒極式電透析技術(EDR),無不展現出水之源跨足廢水處理、和水再生的技術能量。
他說,水之源當初自工研院水科技組共移轉八項技術、27項專利,這些研發成果,主要來自產業永續發展環安技術研發計畫、優質生活環安技術開發計畫等兩項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的支持。而在水之源團隊自工研院獨立出來後,目前工研院水科技組共有180多項專利,並往水處理上游的材料端、和提供水處理系統解決方案持續努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