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區多 海灘垃圾清不完
海漂垃圾不只威脅澎湖南方四島的世界級玄武岩景觀,更是澎湖百餘座島礁、三百六十八公里海岸線共同的難題;非觀光區海灘垃圾充斥,宛如災難現場,「世界最美麗海灣」國際年會明年在澎湖登場,海灘如何維持素顏,成了澎湖縣府的最大考驗。
澎湖縣以「台灣.澎湖灣」名稱成為「世界最美麗海灣」世界組織會員,去年初取得二○一八年國際年會主辦權,將邀廿五個海洋國家、卅五座海洋城市到訪開會。澎縣府為此持續清理內海、雙心石滬等重要觀光區的海漂垃圾,其他離島則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澎湖縣環保局統計,每年淨灘垃圾達七百噸,各國垃圾都有,以中國大陸最大宗,也有來自韓國、日本、菲律賓等;種類以保麗龍、塑膠容器為主,漁業廢棄物比率也不低。
「海漂垃圾就像澎湖花火,色彩繽紛燦爛。」海洋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翁珍聖說,四月澎湖辦完國際花火節,人潮很多,但大家不在海灘觀賞花火不知道澎湖的海灘很髒,超過八成的海灘垃圾都清不完。其實幾乎每一座島都有海漂垃圾「災區」,且垃圾無所不有,深入觀察才會發現,「這裡沒有最驚奇,只有更驚奇」。
澎湖縣政府表示,澎湖被迫承受隨洋流而來的海漂垃圾侵襲,每遇颱風、東北季風,海灘垃圾量驚人,但仍保有一定水準景致的沙灘長度。為改善海漂垃圾,環保局去年招募六十六艘漁船加入「資源回收環保艦隊」,鼓勵漁船把垃圾帶上岸,三個月就回收塑膠容器超過三萬個。縣府也準備透過管道和大陸溝通,希望減少海漂垃圾,也盼中央幫忙找對策。
金門、馬祖、澎湖等離島早已陷入海漂垃圾困境,東沙、蘭嶼、小琉球等島嶼也有海漂垃圾困擾,且更缺乏人手處理。翁珍聖呼籲,政府應該把資源注入研究調查,從源頭對症下藥。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