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未來種一棵樹》之為了做新聞,我們在北回歸線種了一棵樹!

聯合報 鄭朝陽、郭琇真、洪敬浤、謝汶均

文/聯合報深度內容中心專題組組長鄭朝陽

2019年,我們這個工作團隊在地方中心,為願景工程提案「都市在發燒」系列報導,深入探討越來越嚴重的都市熱島效應議題。這是個老話題,每年夏天「熱島效應」必定會出現在媒體上,但很少、或從未有媒體好好檢視它的成因、對人們造成哪些影響,更重要的是該用什麼作為加以改善。

提這個案子某個程度是吃力不討好的差事,要從老話中變出新花樣,真的要傷透腦筋。但在願景工程標舉的「努力讓台灣更好」的旗幟下,這是個重要的環境議題,影響也很深遠,只是沒有人願意捲袖一試罷了。

團隊從北到南、從新加坡到東京,採集了相當具建設性的材料,完整呈現都市熱島效應的樣貌與影響。報導告一段落後,正向改變陸續發生;一群學者專家自主成立「熱島退燒大聯盟」,要永續推動這項願景工程,自願在這個議題上,作為社會與國家的智庫;盧秀燕主政的台中市政府率先和聯盟和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合作,接連兩年舉辦都市降溫論壇,為台中的城市降溫聽民意、找解方,這兩年來也通過立法,為城市開發預留風廊、建築物立體綠化的空間,態度最為積極,台南市政府則緊追在後,新北市也持續深化原就領先的風廊規畫與綠化作為。

一系列正向改變都市熱島效應的回響,還包括另一群專家學者成立的「種樹卅年計畫聯盟」,由已故的中原景觀系教授喻肇青領銜主導,可惜計畫剛起步,他即因癌症離世。

種樹卅年計畫聯盟的這群專家學者正是看了「都市在發燒」系列報導,深有所感,決定集結起來,持續推動台灣種樹的希望工程,而他們第一個想到的合作對象,就是聯合報系的願景工程。

樹木不只是城市的空氣清淨機,也是純天然不耗電的冷氣機,越深入了解熱島效應和氣候變遷,更能感受種樹的重要。在這樣的因緣巧合下,今年工作團隊略為改組,完成「為未來種一棵樹」系列報導,從歷年植樹節被消失的樹苗,到莫明其妙被斷頭的粗暴式修剪現象,道出台灣樹木、尤其都市林(都會區行道樹和公園樹的總稱)的悲慘命運。

探討樹種不好、各都會區綠化比率長期偏低等議題外,我們希望用溫暖的召喚,鼓勵大家一起來用情感種樹,因此如部分校園默默推行的班級樹、畢業樹,也有人為孩子、父母種樹,最後長成大樹後因病凋萎,轉換型態成了家裡最有溫度的家具,樹之於人、之於校園和城市,多了一層情感與意義。

專題總召集人鄭朝陽小心翼翼呵護著即將種下的「願景樹苗」。記者郭琇真/攝影

採訪過程中,也看見一群「樹痴」,小如高雄長庚醫院名譽院長、亞洲肝臟移植權威陳肇隆,逢人就勸要種樹,他還自行培育樹苗分贈親友,他的名言「種樹最好的時機,一個是廿年前,一個是現在」,發人深省。另一群樹痴如在台東買山種樹的「賴桑」賴金田,科技人談雲生在新竹買山種樹打造青少年探索園區等等,都讓人看到另一面「愛台灣」的具體實踐,期盼透過這些感人的故事,讓台灣種樹、綠化的氣候行動能向前推進。

感謝報社的全力支持,也謝謝過程中非常辛苦的團隊伙伴,包含琇真、敬浤、政芬、容喬、昭月、雅玲、禎霞、曼蘋,還有願景工程合作社文舒、娃娃在活動行銷上的鼎力支持,新媒體汶均帶領的團隊做出很棒的數位產品。

報導過程中另一個較工作團隊開心的事,莫過於報社長官的支持,除了影響幾家大企業,一起攜手幫台灣種樹之外,咱們汐止總部也因此在停車場要多種一些樹,預約廿年後的綠意盎然;明年報社七十周年,為台灣好好種樹仍是持續推動的願景工程,能參與這樣的報導計畫,不但非常有意義,也非常光榮!

採訪專題過程不只上山,也下海。我們殺到新北市金山區一線看防風林如何在海岸倒退、氣...

文/願景工程報導組郭琇真

從沒想到,做新聞專題,做著、做著,竟然跑去種樹了!

今年四月一日愚人節,我們跟著台版「種樹的男人」盧銘世,在嘉義的北回歸線上,種下一棵屬於聯合報系願景工程的小樹苗。當那棵纖細如豆芽菜的苦楝樹苗,被小心翼翼地握在手掌心,再集眾人之力,一同種到土壤裡時,我彷彿可以預見,數十年後,她將長成庇蔭人類的大樹,那時候我可能連「攔腰環抱」都很難滿足她了。啊~這種殷切盼望的心情,就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滋味吧!

《為未來種一棵樹》系列專題二月就開始籌畫,當時新冠肺炎疫情正開始肆虐,而且一時間看不到盡頭。這種徬徨的心情一直在心中盤旋,直到我走進台灣各角落種樹人的故事,靜下、聆聽、感受,心才終於靠了岸、定了錨。

樹被砍頭、被連根拔起、一夕傾頹、壓傷人,甚至出了人命等,並非新鮮事。一開始從深度內容中心組組長鄭朝陽口中得知,要探討這個陳年舊事時,我有點迷惘:是要怎麼在已經被「談爛」的議題中,找出新的新聞切點?再何況,願景工程在乎的是呼籲大眾關注,甚至採取行動,難度非常高,幸好朝陽組長累積了數十年關注這領域問題的研究力和人脈資源,一下子就把第一個新聞爆 點挑出來:「大官種樹,後來呢?」

每年植樹節(月),總統、中央機關首長、乃至地方縣市首長都會帶頭種樹,同時發放樹苗讓民眾種植;只是這些樹的「下場」如何,無人知曉。

追蹤過程中,主管機關農委會林務局說不清,提供的書面資料也避重就輕。例如前總統馬英九2009年在國家文官學院種植的蘭嶼羅漢松,因為栽植地有其他需求,已被移往他處。實地到訪卻發現,羅漢松不是被移走,而是原栽種的地底掩埋大量廢棄物,土壤條件太差,導致她長不大、瘦巴巴,我見猶憐 。顯見政府帶頭說要種樹,即使是元首出馬種樹,也是虛應一場,連種樹的基礎功課都做不好,選了不適合種樹的土地,蘭嶼羅漢松硬是種在「惡地」,發育不良,怕被人發現這難堪的「種樹秀」結果,難怪紀錄上只能「被消失」。

由小窺大,我在種樹的問題上,看見了熟悉的台灣文化:虛應故事,只做表面文章。我們「盲」種、「種」後不理,直到樹倒人亡,事情大條了,再讓社會輿論的子彈飛一會兒,利用台灣人民的健忘,知道過不了多久,風頭就會過去。那些生命的逝去,人與樹,也隨之消散在風中,直到下一次事故重演。

但是,我們真要如此下去嗎?

台灣至今仍沒有健康樹苗的標準,你種下的樹苗有沒有得病,不知道!城市裡的行道樹並沒有像新加坡、美國等先進國家一樣有建置履歷資料,所以哪棵行道樹健康狀況不佳,可能隨時倒塌,也不知道!為何總有行道樹被修的亂七八糟?也是不知道怎麼修,因為台灣沒有國家統一的修剪標準!

套一句訪談過程中,我們從專家得到的絕妙比喻:樹木種下前沒有做「產檢」,長成「新生兒」也沒有健康檢查,難怪長大後有這麼多缺陷。這次專題我們想凸顯的,正是這麼結構性的問題,哪怕改變其中一點也好。

這幅百年樹人是由盧銘世與北園國小師生共同完成。記者郭琇真/攝影

專題推出後,陸續收到許多回響。新北市政府表示將成立景觀顧問團,檢討重劃區增加綠樹的可能;台中市政府則計畫開放公墓讓民眾種樹,同時獎勵建築基地增加種樹、風廊的空間,為城市降溫。主管機關林務局反應比較牛步,不過最終也在我們推出第二波系列報導後,表態將訂定統一的修剪規範,避免斷頭樹的憾事在台灣各地發生。

這些回響其實得來不易。整個專題製作過程剛開跑,我和深度內容中心組組長鄭朝陽、召集人洪敬浤開會時,便發現他們竟然已經綿密地討論一個多月後專題推出,有可能激發什麼回響,進而找相關單位鋪陳、溝通。實在是非常超前部署!

你沒看錯!部分的報導回響,並非相關單位主動回應,是記者在前頭採訪時,就努力和相關單位提出建言。這樣的精神展現,對我而言,突破了傳統的報導、倡議者的框架,真正跨越成為了「行動者」,他有機會促成更多的改變,拉近不同立場、角色間的距離。這正是我至今媒體職涯中,不斷追尋的:讓報導促成溝通與對話。

這句話看似簡單,要實踐卻不是那麼容易。我曾任職於獨立媒體,也曾進入帶有官方色彩的媒體,無論什麼形式的媒體,到頭來會發現,要讓報導發揮實質改變,絕非「揭露」這麼簡單,媒體揭露一件不被關注的事情,只是第一步;重點在揭露之後鍥而不捨地追蹤與合作,例如:在公部門中找到有志一同、願意推動改變的關鍵人物。但說實在的,這需要一定深厚的人脈與信任的累積,敞開心房,說亮話。

當然不是總那麼順利。大半時候,你還是會遇到本位主義很重的公家單位、怕事的專家學者等。不得其門而入,就得絞盡腦汁尋求他法,這過程是非常讓人焦慮的(說到這裡我好想拔眉毛!)。但樂觀一點想,在這個人人皆說 AI 來臨、新聞媒體即將滅絕的時代,這會是媒體(或是說內容產製者)難以被取代的心法。而在這條路上,我仍持續學習中。

《為未來種一棵樹》系列專題第二波以「情感種樹」為核心,挖掘到嘉義市北園國小種班級...

文/聯合報深度內容中心專題組洪敬浤

2020「為未來種一棵樹」專題其實是2019「都市在發燒」的進階版,從關心都市熱島效應開始,種樹是減緩與調適氣候最好的作法之一,願景工程想發揮影響力,從「熱島」再到「種樹」,也是更進一步以報導來推動社會的正向改變。

朝陽組長與琇真記錄下許多產製過程的點滴,我想從個人的角度,來分享採寫這個專題的收穫與體會。

台灣要變好,有好多問題要改善,但有些關鍵議題未獲得全面關注,需要有人大聲嚷嚷。我在國中時,與同學參加科學展覽,當時的主題就是熱島效應,這個國中生耳熟能詳的名詞,其實台灣還沒有準備好去面對。

種樹也是,先不談美感,把都市行道樹種得正確、種得健康,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幸好在民間組織、公部門的齊心努力,各地逐漸有了改變的開始,這些零星的改變仍需要串連。讓都市的樹不只是種下去,而能有整體規劃,創造更的生態服務價值

像是日本、新加坡等城市,當我們羨慕他鄉城市繁茂的綠意,我們的台灣也需要大步改變。在製作「種樹」專題時,祈願我們的文字能匯聚成「更大聲嚷嚷」,不只讓人聽見,也希望帶來改變。

採訪過程中,有幾個我私心偏愛的時刻。去採訪陳肇隆醫師時,這個名聞國際的換肝名醫,把種樹當成周末運動、紓壓的方式,為了兼顧行醫與種樹,他把手術排在周三以後,以免假日不小心鏟土揮剪弄傷了「神之手」。

踏出高雄長庚醫院,他指著眼前的一排土肉桂樹,這都是他與長庚醫護人員親手種下的。高大挺拔的陳肇隆醫師,也活出一棵樹的姿態,守護著人的健康,也守護著自然。

到嘉義拜訪台版「種樹的男人」盧銘世,跟著盧家人在鄉野中認識樹,敬浤童心未泯地騎著...

跑到台東竹湖山居採訪時,那天晚上在成功吃完晚餐,搭著車一路往山裡去,我記得轉了個彎後,漆黑的路上只有車燈照亮眼前路,天下著雨,手機訊號斷了,如此開了許久,久到我都在想是不是要開始禱告了,然後一間小小的農寮出現了。

竹湖果農夫妻的傻與真,讓人難以相信。買或租下一片山林,種植殼斗科的樹,創造好的生態環境,然後在成片樹林的角落種植些果樹,這兒的香蕉有猴子來吃,芭樂也有鳥兒啄食,想盡辦法打造了自然環境,等到野生動物來了,得再想破頭用友善的方法,減少農產的損失。

這些動人而美好的時刻,其實在台灣各地都在發生,每次寫到這樣真與傻的人物,都深深覺得不能辜負對方的信任,希望我們的文字能對得起他們的努力。

我想感謝願景工作室,不管在台灣跑或者飛到日本、新加坡,背後都需要有財務支撐,這些報導肯定不能賺大錢,但有個當老師的高中學長說,他們都會讓學生看願景工作室的報導。這些推動正向改變的小樹苗,希望也在孩子的心中栽下,期待有日深耕茁壯。

數位專題呈現樹的各種慘狀,盼有朝一日樹都能健康長大。圖片擷取自數位專題網站

文/新媒體中心數位內容製作謝汶均

你有多久沒好好觀察身旁的樹了?

參與《為未來種一棵樹》專題製作後,開始觀察身旁的樹,才發現原來我們身旁有這麼多處境悲慘的樹。

斷頭樹、殘障樹、尿布樹......樹的各種慘狀看得令人觸目驚心,卻也成為教育民眾愛樹、護樹的最佳教材,因此數位團隊在規劃數位專題時,決定將多張樹的慘狀照直接並排呈現在專題首頁,讓讀者立刻感受到照片的衝擊感,也藉此引導讀者開始思考,為什麼森林的樹長得高大挺拔,我們種的樹卻歪七扭八?為什麼我們拚命種樹,卻從未好好愛樹?

為了深入了解台灣各地不同棵樹的處境,文字記者和攝影記者走訪各縣市,帶回許多精彩的照片,也採訪到攀樹師、樹藝師以及多位愛樹的種樹人,以影音記錄他們對樹的感情。有別於以往文字與影音、圖片交錯的網頁排版,數位團隊首次嘗試以文字壓在影音、圖片上的呈現方式,透過畫面傳達文字無法表現的氛圍,同時也讓專題更具視覺亮點。

從種樹到護樹,台灣在這條路上已努力多年,卻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期許此專題能激起更多民眾愛樹、護樹、多多關心身旁的樹,也希望在未來,台灣這塊土地能更綠一點、更美一點,我們的樹也能更健康一點。

本項專題入圍2020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獲得2020年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正向改變獎首獎。

精彩內容請看:為未來種一棵樹系列報導

種樹 樹苗 熱島效應 行道樹 陳肇隆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