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景行動者 從對環保無感到為環境創業——胡德琦打造連阿嬤都聽得懂的節能方案 我們的社會太常問女人這個問題:你能同時做好工作和家務嗎?不論答案是或否,都將陷入工作和家庭必須「兩相對抗」的這個陷阱設定裡。但在胡德琦身上,兩者卻更像是互利共生:因為走入家庭,她開創了人生中最肯定的...
都市熱島盼降溫 陽光行動回響/都市熱島擴大 北市推垂直綠化 聯合報昨陽光行動報導「都市熱島擴大、搶救溫度難民」,桃園副市長蘇俊賓說,北中南三個都會區的熱島逐漸擴大,尤其是北部地區也覆蓋大半個桃園,桃市已透過五大重點措施創造城市中的綠廊和生態跳島,上千口埤塘是...
都市熱島盼降溫 借鏡星國 「水與綠」降溫利器 都市夏季高溫愈趨嚴重,豔陽下的體感溫度動輒飆升超過四十度,造成人們更不想到戶外。如何散熱降溫改善「熱壓力」?新加坡的高溫治理經驗值得借鏡;學者則呼籲都市開發過程中,須更加重視水、綠基盤的建構,配合風...
都市熱島盼降溫 路上的溫度難民 號誌一等百秒…機車族飆汗 「雖然很熱,我們出門工作一定穿外套或袖套全副武裝」,外送員小李套上制服準備上工,明明室外氣溫破卅五度,仍不忘穿上薄外套、戴上墨鏡,就怕路上被太陽直曬。不只他,騎車通勤的上班族多數都包緊緊,就怕被曬黑...
淨零碳排拚永續 種樹「戰國時代」 企業排隊搶地 明天是世界地球日,國內外都有不少行動,包括種樹。事實上,近年企業吹起ESG永續風,種樹成了熱門活動,民團觀察,這兩年種樹活動猶如進入「戰國時代」,像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每年接廿、卅家企業種樹案,企...
淨零碳排拚永續 環團:企業落實ESG 別淪為「漂綠」 因應二○五○淨零碳排,掀起企業種樹熱潮,甚至出現「種樹也要排隊」的現象。不過環團直言,若只是植樹、淨灘,對提升台灣減排目標幫助不大,關鍵仍在工廠製程要減少碳排,以及建置再生能源,建議各企業做ESG(...
淨零碳排拚永續 學者:森林碳權抵換 環署要加快 企業競相做ESG,但現階段種樹還不能取得碳權,主要是因如何抵換仍未確認。學者表示,在國外,取得第三方認證,就可註冊通過、開始進行碳權抵換。國內森林碳權抵換申請流程該怎麼做、企業要如何申請,環保署要加...
淨零碳排拚永續 冷眼集/碳權誠信 如何監管? 蔡總統宣示成立「臺灣碳權交易所」,定調是有助與國際合作,達成減碳目標,相關部會也忙得煞有介事,讓外界覺得蔡政府相當重視企業實踐淨零排放的碳權需求,實際上,未來這家公辦的碳權交易所恐淪為企業碳權交易的...
淨零大挑戰 造林減碳 種樹不養樹做白工 樹藝師張顥與爬上樹冠,正仔細地修剪枯、老、病、弱的枝條,這是照顧樹木茁壯、耐得住強風的重要一環。在減碳、淨零趨勢下,種樹是未來一門好生意,很多企業都拿種樹行銷商品和企業形象,但他仍固守自己修剪樹木的...
ESG焦慮年代 表面漂綠 恐掉訂單丟金主 相比過去企業做「永續報告」(CSR),還可談談做善事的理念跟故事,來到ESG時代,專家們更看重兩件事,一是回到「核心本業」談ESG,二是,具體行動有那些?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林泉興說,如...
社會企業 做一門永續好生意!從不同產業,看企業實踐永續的 N 種行動 如何過好生活、同時又與環境共榮?願景工程基金會攜手社企流與星展銀行(台灣)推出「甜甜圈星球:永續新生活的 100 個行動」系列策展,發起全台第一個永續素養大調查,並推出專題、論壇等內容,邀請個人、組...
永續林業 50人種千樹 守護海岸 連日陰雨,對人類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但對「樹苗」來說,卻是入土茁壯長大的最佳時機。五十位民眾昨清晨不畏風雨,聚集在桃園草漯沙丘地質公園,種下一千棵樹苗,盼形成人工防風林,守護桃園海岸線。地球上每多一棵...
為未來種一棵樹 願景工程、中信銀 攜手慈心種樹千棵守護桃園海岸線 連日陰雨,對人類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但對「樹苗」來說,卻是入土茁壯的最佳時機。今日晨間,五十位民眾不畏風雨,聚集桃園草漯沙丘地質公園,風雨中種下一千棵樹苗,盼形成人工防風林,守護桃園海岸線。地球上每多...
世代共好 青銀共創:高齡者將是未來職場神隊友 如果在Google搜尋欄位輸入「職涯發展」,顯示有770萬筆資料,若輸入「青銀共創」,則有670萬筆資料,這顯示青銀共創這個概念在台灣有一定程度的關注度。但青銀共創會不會只是高齡社會下的新噱頭呢?高...
願景夥伴 第九屆資誠永續種子營 突破框架朝永續邁進 「在全球氣候變遷和疫情的嚴峻考驗下,永續發展是當今世代不得不面對的課題,」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宜樺表示,第九屆「資誠永續營」有將近230位學生的報名,反映「新世代越來越渴望創造改變」的趨勢,...
大疫之下 疫情下的機智小村生活 本文引自「芭樂人類學」共筆平台,原作者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師蔡丁丁。那天,我在台灣社區感染的原爆點5月11日一早,我從宜蘭出發到東華大學演講會友。演講後跑去鯉魚潭畔大啖野菜料理的我們不知...
永續林業 回響/木料資源循環 告別不義之材 聯合報做了一系列告別不義之材的報導,令人感佩。然去除不義之材,如果只鎖定推動林業再造,讓人不免擔心政府又將重蹈砍大樹種小樹錯誤政策,讓許多進入自然演替的次生林又將被破壞蹂躪。一般社會大眾面臨木製家具...
永續林業 回響/珍愛森林、木材 全民動起來 聯合報願景工程連日有關「不義之材」的報導,筆者高職念家具木工,在當年台灣號稱「家具製造王國」時,任家具設計,幾乎跑遍島內的大小木業工廠,後來轉內銷家具的製造銷售,具有廿年左右的實際相關工作經驗,加上...
永續林業 永續林業 告別不義之「材」 尖銳的鏈鋸聲畫破山林封存多年的寧靜。伴隨沉悶的哐咚巨響,樹倒了。看見杉木一棵棵堆疊在林道邊,登山客紛紛掏出手機通報林務局,捉拿「山老鼠」。他們不知道的是,此刻工人們手中的鏈鋸,並非盜伐山林的凶器,而...
為未來種一棵樹 林之晨以種樹慶生 兩年生日種下2000棵樹 生日種樹,大地一起吟唱生之歌。昨適逢世界地球日,長期支持環境永續的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正巧在今天生日,他表示,外公替自己取名為「森林中的早晨」,因此每年生日他都要為地球種樹,作為自己的生日禮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