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死警報響起 孤獨死嚴重 立委擬提案應對 立委吳宗憲以前是檢察官,他回憶驗屍經歷指出,孤獨死的數據確實不低,未來還會再上升,國民黨會提因應孤獨死草案,民進黨立委陳亭妃接受里長鄭晴而陳情,在研議提案修法;民眾黨團則提出孤獨死亡防治法草案,要政...
孤獨死警報響起 送餐少了溫度 錯失救援命危阿公 去年賴清德總統回應孤獨死議題,指示社福單位加強送餐、社區彼此聯繫。但送餐若缺少溫度,憾事還是會發生;一名獨居阿公門口堆了三、四個便當沒動,等到居家護理師訪視,才發現阿公生病命危。宜蘭縣前衛生局長劉建...
苦候教養院床位 教養院院生見爸媽 抱緊笑淚交織 每逢年節,教養院上演「超級任務」,要帶住民回家探親。卅六歲「小梅」(化名)是腦性麻痺合併身障者,往年媽媽舟車勞頓來探親,幾年前院方改變策略,帶小梅回家看媽媽。社工說,母女相見笑淚交織,大家都感動到哭...
孤獨死警報響起 日孤獨死保險 保戶百萬人 日本NHK二○一○年的電視紀錄片「無緣死」,說全國一年高達三萬兩千名與家人、社會失去連結的人,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離世。影片在日本掀起話題。日本警察廳今年首度公布孤獨死人數,到年底恐達七萬人。二○二一...
孤獨死警報響起 孤獨生更可怕 老後要維持社會鏈結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淑卿提醒,獨居已成趨勢,長輩應做好健康自主管理,政府則該定期訪視七十五歲以上長者,最重要的是維持社會鏈結,「不怕孤獨死,就怕孤獨生」。老盟:仿效...
孤獨死警報響起 孤獨死遭拒收 里長被迫伴屍5小時 台南市成功里早期原屬空軍「二空」眷村,如今年輕人外流,老人愈來愈多。里長鄭晴而曾一個月內接獲三起孤獨死,有死者面目腐爛,行政相驗為自然死,他知道里民身分,一時間聯絡不上家屬,請殯葬業者送市立殯儀館處...
搶救生物多樣性 應對人類2大危機…不只減碳 還要搶救生物多樣性 聯合國第十六屆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CBD COP16)廿一日將在南美洲哥倫比亞第三大城卡利登場,呼籲所有人採取「與自然和平共處」的行動,才能同時應對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消失的兩大危機。大會主席...
高關懷生接不住 陽光行動/校外誘惑大…志工陪讀 阻止孩子變酒店圍事 對脆弱家庭、危機家庭的孩子而言,家庭恐怕不是避風港,要是體制內的三級輔導制度又能未接住孩子,只會讓高關懷生持續陷入風險。還好,體制外有不少民間團體幫忙補不足,透過課輔班等方式,讓孩子的生命有機會走出...
性侵判決藏隱憂 司法院:兒少法不是保護加害人 公共政策參與平台近三年來有多件要求機關公開性犯罪者的姓名及照片等資訊、新聞媒體不用打馬賽克等提議,皆獲逾五千次附議而成案,顯見民眾有「知的需求」。許多人感同身受指出,現行規定存有漏洞,不公開資訊恐難...
偏鄉運輸缺資源 每周1班搭車靠運氣 偏鄉民:幸福巴士不幸福 「幸福巴士不幸福!」偏鄉交通資源匱乏,本報記者為此前進「偏鄉中的偏鄉」,直擊台東縣長濱鄉南溪部落交通實況,發現當地每周僅一班幸福巴士,居民被「漏接」,長者要搭車下山只能靠運氣,多數只好用走的。南溪部...
大體老師數量少 祖父母捐大體 孫子恰好讀慈大醫科 常喜法師是慈濟大學今年十二名無語良師之一,常喜法師俗家名黃慈甫,她生前是慈濟志工,二○一二年丈夫洪朝銓成為慈大模擬手術的大體老師,二○二○年常喜法師也捐大體給慈大。按照使用進度,黃慈甫大體原本去年要...
無人車站有盲點 公共運輸淪「視障者地獄」 傳有人摔下月台 視障者也想使用前瞻軌道建設,但不友善的公共運輸環境常成「視障者地獄」。視障者陳宏嘉說,眼盲者不是不愛出門,是出門困難重重,他曾聽聞一名視障者摔下月台,雖保住一命,卻好多年不敢再靠近軌道設施。桃園市視...
無人車站有盲點 立委疾呼:提升車站設計 交部應指引 立委表示,前瞻軌道建設遍地開花,尤其輕軌車站都是無人車站,在無障礙設計上卻缺乏前瞻思維,交通部責無旁貸,必須做出指引,讓軟硬體和服務更到位,避免未來的車站、車廂犯同樣的錯。立委羅明才說,安坑輕軌上路...
觀光收費挺保育 回響/小琉球 明年4月起收保育費 本報陽光行動報導政府推動收取觀光保育費,盼總量管制,5年僅1鄉成功。花蓮縣秀林鄉想成為全台第2處,縣府和鄉公所合力推動中。屏東小琉球每年百萬人登島,也想跟進,卻因地方意見分歧卡關,縣府表示,明年實施...
老舊橋梁拉警報 回響/雲林危橋減 中央允補助1億修繕 本報7月以陽光專題報導部分縣市缺經費修繕危橋,橋梁成為不定時炸彈,促成改變。雲林縣政府當時統計仍有85座橋梁、共279個構件待修;縣府表示,此報導獲中央重視,交通部公路局允諾補助1億多元,而縣府也持...
無障礙景點缺撼 長者拜370年芝山岩惠濟宮 226階梯大考驗 到宮廟拜拜是許多長者的信仰,更是他們平日的「小國旅」休閒活動,但不少宮廟缺乏無障礙設施,讓愈來愈多長者被拒於正殿之外,只能階梯前「遙拜」。台北市士林區芝山岩山頂的惠濟宮是市定古蹟,逾三百七十年歷史,...
退休力大調查 黃雪嬌為老後打算!30歲歐洲旅行,退休後到養生村生活 認為「要退休,錢一定要準備好」 單身的黃雪嬌很早就開始「一個人」,卅歲送自己「歐洲自助四十天」當生日禮, 四十歲規畫退休生活,開始到各地參觀養生村,積極為老後打算。他認為「要退休,錢一定要準備好!」,不然只能只能順從子女安排。住進...
淨零大挑戰 造林減碳 種樹不養樹做白工 樹藝師張顥與爬上樹冠,正仔細地修剪枯、老、病、弱的枝條,這是照顧樹木茁壯、耐得住強風的重要一環。在減碳、淨零趨勢下,種樹是未來一門好生意,很多企業都拿種樹行銷商品和企業形象,但他仍固守自己修剪樹木的...
照顧殺人 疫下無援 照顧者苦撐 上個月,屏東縣一名照顧中風癱瘓病母卅多年的男子,因與母親雙雙染疫,壓力沉重,竟將母親推下樓傷重致死,他則跟著跳樓,輕傷被聲押。外甥女哭著求法官從輕量刑,「舅舅照顧阿嬤卅多年沒日沒夜,最近又染疫,怎麼...
照顧殺人 疫情期間照顧者壓力倍增 衛福部應正視 「長期照顧服務法」實施七周年,台灣是亞洲第一個將「照顧者」權益入法的國家,但「照顧殺人」成為社會難以忽視的傷口。專家直言,照顧者最常出現「孤立」及「絕望感」,疫情期間照顧者壓力倍增,呼籲衛福部正視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