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願景在地 樂齡.有肌
竹南山佳里社區活動中心添購多台大型律動機供健身,不少老人家相揪運動。 記者張裕珍/攝影

竹南山佳里社區活動中心添購多台大型律動機供健身,不少老人家相揪運動。 記者張裕珍/攝影

竹苗/阿公阿嬤防跌 來練肌耐力

前言

銀髮族要活得愉快,身心要健康。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今天在各地方版B2版同步推出「樂齡.有肌」專題,倡議新竹、苗栗地區銀髮長者「有肌」新生活運動,鼓勵長者動起來,強化肌耐力,預約樂齡、活力的晚年。

每天蹲走除草 練就肌耐力

87歲婦人李梁宜妹在苗栗縣銅鑼鄉竹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露一手蹲走「功夫」,她身體柔軟,動作敏捷,獲得滿堂彩,這一手可是她每天上午6點多就到菜園蹲走除草到上午10點,所練就的本領,她說,「這就是我的運動,肌耐力我行」。

竹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日托中心20多名學員,大多數都自認有運動,他們與李梁宜妹一樣,異口同聲種菜、散步就是運動,至於肌耐力,不就是「大腿兩側肌肉拉筋」。

場景轉到新竹市虎林社區活動中心,「阿公阿嬤來!一、二,一、二」正熱鬧著,新竹市府衛生局辦理防跌課程,以彈力帶強化訓練爺奶身體柔軟度、肌耐力等,66歲的李伯伯退休後都待在家,里長邀請下參加,「肌耐力?沒聽過,反正出來動一動、有人說說話也好」。

住在虎林社區活動中心步行1分鐘路程的詹奶奶卻不想參加,直言平時走路上市場、照顧小孫子、打掃家裡,問她「隔壁他們在做運動,妳怎麼不去?」她搖頭「唉唷!平時就這麼累,都有在動了啦」。

老人跌倒死亡 每天2人

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復健科主任康耀文說,肌耐力不好,容易造成跌倒,尤其是老人更吃力,根據研究台灣老人嚴重跌倒發生率約1%至2%,每天有2名老人因跌倒死亡。頭份市衛生所主任黃淑華指出,有跌倒經驗的老人,35%到45%害怕再次跌倒,影響出門意願。

務農就是運動?觀念錯誤

防止老人跌倒,有助於生活品質,肌耐力訓練很重要,但明新科技大學運動管理系主任向薇潔率團隊前年、去年在苗栗縣關懷據點檢測體適能,發現很多人都有務農就是運動的錯誤觀念,務農是勞動,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例如兩分鐘屈膝抬腿檢測項目,不少老人腿直抖、痠痛,明顯缺乏肌耐力。

台灣和西方福利國家銀髮族晚年臥床率為8.9年比2年,「長輩出門、運動都是關鍵!」向薇潔分析說,芬蘭口號為「臨死前兩周才臥床」,巡迴車到社區載老人運動,反觀台灣多數長輩不願出門,身體痠痛、腰挺不起來,容易提早臥床。

竹縣活躍老化 苗栗養生操

新竹縣政府推動活躍老化,社區老人組隊參加伸展操、律動等競賽,也結合新竹縣的健康步道,老人家走一次就可以蓋章,縣府也到各區做檢測肌耐力。

此外,苗栗縣政府製作「樂活養生操」DVD去年配發到社區關懷據點。頭份市衛生所2007年起推動「10年黃金閃耀計畫」,透過健康、防跌講座,及推廣太極運動及飲食,今年還與健身房業者合作,讓長輩訓練肌耐力。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