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突圍 台灣從「南向」找機會
「氣候變遷對農業而言,是危機也是轉機。」面對氣候變遷,專家提出台灣須要先有健康的土地、足夠的農民及良好的種子,重新規畫栽培制度、設施化及風險分攤化,同時「從下而上」擬定調適計畫。更重要的是,台灣缺乏資訊整合,有必要盡速整合氣象、災防及農業資訊,才能訂定精準的決策。農委會則表示,目前至少提出六大調適方向,並隨著氣候環境改變,進行滾動式調整。
台灣農業面臨氣候變遷的「內憂外患」,台大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提醒,這幾年氣候異常嚴重,農產品供不應求造成物價波動,更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氣候變遷造成的糧食危機始終沒有消失,當各國採取糧食禁運手段時,對糧食自給率只有三成的台灣非常不利。
郭華仁說,台灣土地過於倚賴農藥、肥料,長期休耕也中斷農作產業鏈,若遇到缺糧危機很難恢復糧食生產體系,因應氣候變遷須先減少使用化肥、農藥,透過友善或有機耕作恢復土地健康,第二步才有足夠土地讓年輕人返鄉務農,第三步留住種源,透過農民每年不斷選種、留種,讓種子適應環境、對抗氣候變遷。
栽培重畫 溫帶作物是否已不適合耕種
曾任農委會科技處長、台大農藝系教授盧虎生認為,科技的投入是所有農業政策執行的基礎,台灣這方面已經落後他國,「各國都在搶機會,不進則退。」例如大陸發展基因轉殖的背後,是夠成熟的分子育種技術,航天、遙測等科技也都在發展,能輔助氣候模式預測,更快速掌握氣候變遷的趨勢。
盧虎生說,台灣現在亟需重新檢討現行的栽培制度,「現在栽種的作物、區域,跟未來可能的天氣變化還吻合嗎?」如南韓氣候過去不適合種香蕉,但因暖化,熱帶作物的耕種區域逐漸往溫帶移動,南韓便看到趨勢,投資相關作物栽種,台灣也可以從南向國家中找機會。
盧虎生說,台灣愈來愈熱,需思考有些溫帶作物是否已不適合耕種,不同作物、魚種的適栽區及適養區是否都要調整?而要系統性的重新規畫耕作區域和制度,都需科技輔助,若需要育種,「現在就要開始」;至於治標,則應增加設施栽培的面積,透過智慧化、自動化提供作物更好的管理。
數據整合 健全農災預警機制
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提醒,台灣最缺乏的是氣候資訊的整合,以及「由下而上」的調適計畫。他說,迎戰氣候變遷最關鍵的是整合數據資訊,才能做出應對決策,官方須盡速整合氣象、防災、水利及農業資訊;第一線受害者也應調整種植、養殖模式因應挑戰。
農委會則提出包括治理農田水患、推動強固型溫網室、進行品種改良、推動產期調整、節水灌溉等調適措施;此外,也將健全農業災害預警應變機制,讓農民面對氣候挑戰能有跡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