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公園、學校路口 清晨延長行人綠燈秒數
大型幹道行人號誌燈 尺寸也將加大
本報願景工程「行的正義」報導長者過馬路時綠燈秒數不足等問題,引起重視。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昨在交通會報表示,未來3年半內,大型幹道行人號誌燈尺寸將「加大」,方便長者辨識,今年8、9月還將延長北市公園、學校旁共299處路口清晨行人綠燈秒數,讓行動不便者更容易過馬路。
交工處昨提出「建構年長者路口友善通行環境計畫」。北市府評估,全國高齡人口比率去年為14.5%,2061年將增加到38.8%,而北市去年就已達16.37%,高於全國平均值,建構年長者友善交通環境「勢在必行」。
交工處指出,年長者會出現視覺退化、行動力降低等情況,「友善通行環境計畫」從3大方向來改善,包括加大行人號誌燈尺寸、增加既有行人號誌秒數,以及增設觸動延長秒數裝置。
有關加大行人號誌燈尺寸,交工處指出,現有行人號誌燈面積為400平方公分,邊長各為20公分,將加大為900平方公分,邊長各30公分,預計今年下半年先更新承德路、華陰街口,明年到2021年,則針對行人號誌相距6車道以上地點、路寬40公尺以上道路進行更新,如敦化南北路、承德路等都包括在內。
改以每秒走0.8公尺為基準
延長行人號誌秒數部分,北市過去都以行人每秒走1公尺來設定過馬路所需秒數,如20公尺寬道路,行人秒數約為20、21秒。如今交工處兼顧車流順暢、年長者「慢走」與清晨運動需求,改以每秒走0.8公尺為基準,在公園、學校周邊路口凌晨4時到6時時段,延長行人號誌秒數。
交工處表示,本月已於大安森林公園、青年公園周邊共26處路口,重設秒數,約比原來多2到7秒,如信義路寬30公尺,凌晨時段從31秒延長為38秒;今年8月底前將全面調整公園旁103處路口,學校旁196處路口則預計9月底前完成。
另外,觸動延長秒數裝置,試辦時發現,瞬間增加秒數將造成車輛停等紅燈快結束時踩油門又急煞車,因此修改增秒規則為延長下一輪綠燈,增加秒數上限則是原秒數一半、不超過20秒。
交工處說,今年下半年預計於青年路、國興路口擴大試辦觸動延長秒數裝置,同時評估安養、社福機構等地點是否增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