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公共運輸使用低 公共運輸使用低
日本大城市公共運輸使用率高,逾九成利用鐵路運輸。 美聯社資料照片

日本大城市公共運輸使用率高,逾九成利用鐵路運輸。 美聯社資料照片

外國經驗/吸引民眾搭乘 路網須像微血管

日本住商ABeam汽車綜合研究所二○二○年底公布各大城市公共運輸使用率,香港和新加坡高達八成七;南韓首爾五成七,集中在巴士與鐵路;日本也有三成六,且逾九成利用鐵路運輸;至於地鐵、巴士密集的英國倫敦,公共運輸比率也有三成六。台灣公共運輸市占率卻始終突破不了兩成,究竟其他國家如何讓民眾願意改搭公共運具?強化便捷度、提高使用者外部成本是不二法門。

英國文化雜誌「Time Out」今年四月公布「全球最佳大眾運輸城市」調查,以第三名東京為例,關鍵在密集的捷運路網;此外,東京透過公共運輸導向型城市發展,將運輸系統盡可能擴張至各鄰里間,使目的地都在大眾運輸站點周遭。

公共運輸必須像微血管,通到民眾住所,提升便捷度後才能吸引旅客搭乘。就像「Time Out」調查中第七名的香港,七成五人口住在地鐵站一公里範圍內,只需步行不到十五分鐘就可搭車,搭配客運接駁,讓香港公共運輸使用率高;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則透過公車和捷運,讓主要景點鄰近車站,且有便捷的電子票證系統。

但仍得配合其他「推力」,像英國倫敦二○○三年起收「擁擠稅」,車輛進入擁擠收費區內要繳十五英鎊。且為提升空氣品質,倫敦規範所有車輛須符合歐盟排放標準,未達標準會收十二點五英鎊。新加坡甚至最早可追溯到一九七五年即實施擁擠費。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