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花蓮觀光誰來救

太魯閣停格 恢復要等7年

太魯閣國家公園每年多達四百萬名遊客造訪,堪稱台灣觀光門面,去年四○三地震是開園以來最嚴重的災害,導致遊客崩跌剩不到一半,修復工程艱鉅,光禿山面讓太魯閣更顯蒼白,時間猶如停格在去年震災時,要恢復全區迎賓,至少還等七年。

園區人氣景點,如砂卡礑、白楊步道、九曲洞、燕子口、錐麓古道等都在震後重創;去年下半年颱風接踵帶來強風豪雨造成「二度傷害」,原本評估損害較輕微的布洛灣遊憩區,也因豪雨沖落數公尺高的巨石,擊碎開放的希望。

記者與太管處人員順著貫穿園區的中橫公路直擊,沿途可見大小不一坍方、從上而下沖刷的土石流痕跡,下方的立霧溪散落各種稜角的巨石,遊客雖然可走中橫公路,但各景點都禁止進入。

人氣景點砂卡礑步道仍封閉,太管處解說員林茂耀指向遠端的轉彎處,已被大量土石掩埋,棕色護欄也還卡在土堆裡。來到布洛灣遊憩區入口處,告示牌提醒「道路毀損、禁止進入」,一旁成堆土石與漂流木,全是大雨從山上挾帶而下。

「園區滿目瘡痍,去年觀光人數崩跌到只剩一百七十萬人次」,太管處以七年全區開放為目標,但林茂耀感嘆,退休時恐怕還看不到太魯閣恢復原樣。

修復工程到底有多難?太管處副處長林忠杉說,災區重複致災最棘手,畫好的施工圖須重新勘查、修正,加上缺工,都影響工程進度。林忠杉評估,修復進度較艱困的景點,包括砂卡礑步道、燕子口步道、白楊步道、布洛灣聯絡道、錐麓古道,還要用科技儀器調查高位邊坡蓄積多少土石、裂縫多深多寬等,做詳細的安全評估,才能對症下藥。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