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防疫更嚴峻 別忘當年1700億的痛
民國八十六年三月,口蹄疫風暴席捲台灣養豬業,超過三百八十萬頭豬隻四個月內被撲殺,豬肉市場價格崩盤。一年後,每年五百億豬肉外銷市場蒸發,產業鍊經濟損失高達一千七百億元。雲林有家豬場在風暴中倖免於難,農場主人李坤達回首當年卻感嘆:「就是因為沒有中,所以賠更多!」
為什麼防疫模範生碰上疫情,反成更大受害者?廿年過去,台灣豬業再度面對疫情威脅,能不犯重複錯誤嗎?
散盡家財 「只准成功不許失敗」
民國七十三年,擁有獸醫資格的李坤達貸款五十萬元買下二十五頭豬,和新婚妻子何素敏成立正鋼種豬畜牧場,邊上班邊兼職養豬。七十五年八月,韋恩颱風重創台灣,歷經兩年虧損的正鋼豬舍也毀了;徹夜留守豬舍的李坤達在風雨中爬回家,對妻子第一句話是:「我們破產了。」
回憶往事,何素敏說:「我說沒關係,我們再去上班,不要養豬了,但他不願意,還要跟天公伯博一把。」
於是天公伯給了轉機;雖然豬舍全垮,但豬隻奇蹟似毫髮未損。夫妻倆在斷垣殘壁裡餵豬,貸款重建豬舍。颱風過後兩個月,正鋼第一批小豬賣出,資金陸續入袋,他們加碼貸款續蓋豬舍,把身家「博」在豬上。
扎實防疫 打造台灣現代化豬舍
影響正鋼從傳統轉型為現代化豬場,關鍵人物非「養豬教父」余如桐博士莫屬。八十二年,李坤達應卜蜂飼料之邀前往泰國考察,對當地養豬場的品質「好到不敢相信」,在旅程中,李坤達意外結識余如桐,養豬教父則答應協助正鋼規畫養豬場。
余如桐將現代化養豬最重要的「三周批次管理概念」帶進正鋼,將豬隻分群育成「統進統出」,不混齡、混群飼養,立下防疫基礎。此外,余如桐依照生物安全等級規畫農場配置與動線,正鋼亦砸下重金建立封閉化豬舍,成為台灣最早採用「負壓水簾」系統的農場之一。
就這樣,這家小豬場搖身蛻變為台灣最現代化的模範豬舍之一。兩年後,正鋼就因扎實的防疫系統、生產履歷機制,以及領先台灣學界育成稀有盤克夏(Berkshire)黑豬的優異成績,拿下台灣養豬界最高榮譽「福江獎」。
危機再襲 防堵之路才剛剛開始
正鋼第二代,李坤達的兒子李昭慶引述農委會防疫專家李淑慧的話說道:「再怎麼嚴密的防護,都有改進空間。」他謙虛地說:「我們不是金字塔頂端,但我們很認分在做。」
因為堅持與認分,讓正鋼成為當年雲林縣唯一沒有受到口蹄疫肆虐的養豬場。但當時政府針對撲殺豬隻給予將近市價(每百公斤四千元)的補助,正鋼卻因防疫太扎實,不須撲殺任何豬隻,無法領取任何補助;但豬價早已一落千丈,讓他們只好「賣一隻賠一隻」。
如今,台灣面臨比口蹄疫更加嚴峻的非洲豬瘟威脅,導致多數養豬場「預防性保守經營」,停止購入種母豬。對於正鋼這樣主營種豬的牧場來說,即便肉品市場沒有受到影響,正鋼業績已受受衝擊,掉了九成。
豬瘟沒進來,種豬已賣不出去;防堵非洲豬瘟的漫漫長路才開始。
看更多報導:口蹄疫22年後 豬事大急!
∎非洲豬瘟 威脅台灣:http://bit.ly/2UWYSlf
∎現代化防疫 潔淨豬舍一把罩:http://bit.ly/2UTRfvR
∎廚餘餵豬爭議多!小心病毒偷渡:http://bit.ly/2UXVgP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