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陽光行動 偏鄉金融

錢跑了…小琉球漁會心痛

矗立在小琉球白沙漁港旁的屏東縣琉球區漁會,今年60歲了,五樓高的白色建築,幾乎是鄰近建物最高。曾經滿懷雄心,要迎向海洋、面向世界,如今卻不見迎向一甲子的喜悅。

小琉球漁會有4,000多名會員。信用部主任李櫻霞說,該地漁船作業遍及全球五大洋,美洲、非洲都有,魚貨拍賣幾乎都以外幣進行交易,尤其是美元與日圓,但由於業務受限,漁民收了貨款,卻無法匯到信用部的戶頭,只能眼睜睜看著客戶流失。

存款與匯款,是最基本的兩種外匯業務,而國內302家農漁會信用部,迄今沒有一家獲得中央銀行核准開辦;《農業金融法》第31條規定的信用部營業項目,也還停留在「國內匯款」階段,凸顯政府當初立法時,在業務的規劃上,因為不了解,沒有考慮到區域特性。

無法在家鄉開立外幣戶頭,小琉球的漁民,必須到台灣本島處理貨款,距離最近的屏東縣東港鎮,搭快艇,也要花上二、三十分鐘。李櫻霞說,玉山銀行腦筋動得快,在東港開了家外匯指定銀行 (DBU),搶走不少客戶。

隨著科技進步,愈來愈多小琉球漁民,在船上裝起超低溫設備,捕撈到高品質的鮪魚,直接把魚貨載到日本找買主,免去中盤商剝削。這股潮流正發酵,未來日幣匯款需求,只會多不會少。

小琉球漁會信用部員工感嘆地說,他們留不住客戶,漁民上門次數少了、資金流向比以前更不容易掌握,徵信變得困難,以後會連放款都不太敢做。並非他們不夠努力,而是區域的特性,並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及政府必要的協助。

相關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