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生物多樣性 新觀念救生態…花蓮南安部落 有機拚永續 台灣特有種「菊池氏細鯽」,曾被列為瀕危淡水魚類,卻在花蓮南安部落的瓦拉米田區現蹤。迎來這樣的嬌客,讓當地有機耕種的農夫感到雀躍,寧可減少耕種面積,也要營造生態池或生態溝,讓土地保有盎然的生機。玉山腳...
淨零碳排拚永續 台積、日月光 積極造林 國內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及封測龍頭日月光,近幾年都積極投入造林,台積電統計,截至去年十二月止,透過造林綠化總面積已達廿六點七公頃;日月光也規畫到二○二五年造林面積將達五十九點六二公頃。兩家公司都期許能...
淨零碳排拚永續 種樹「戰國時代」 企業排隊搶地 明天是世界地球日,國內外都有不少行動,包括種樹。事實上,近年企業吹起ESG永續風,種樹成了熱門活動,民團觀察,這兩年種樹活動猶如進入「戰國時代」,像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每年接廿、卅家企業種樹案,企...
永續林業 50人種千樹 守護海岸 連日陰雨,對人類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但對「樹苗」來說,卻是入土茁壯長大的最佳時機。五十位民眾昨清晨不畏風雨,聚集在桃園草漯沙丘地質公園,種下一千棵樹苗,盼形成人工防風林,守護桃園海岸線。地球上每多一棵...
為未來種一棵樹 願景工程、中信銀 攜手慈心種樹千棵守護桃園海岸線 連日陰雨,對人類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但對「樹苗」來說,卻是入土茁壯的最佳時機。今日晨間,五十位民眾不畏風雨,聚集桃園草漯沙丘地質公園,風雨中種下一千棵樹苗,盼形成人工防風林,守護桃園海岸線。地球上每多...
循環經濟 追蹤「生物可分解」真相!沒有跨域合作,哪來循環經濟? 為了「減塑」、「環保」的光環,諸多業者標榜使用「生物可分解」的產品,例如甘蔗吸管、麥稈餐具;業者沒說的是,由農業廢棄物製成的PLA塑膠(Poly Lactic Acid,聚乳酸),為維持硬度而摻...
為未來種一棵樹 林之晨以種樹慶生 兩年生日種下2000棵樹 生日種樹,大地一起吟唱生之歌。昨適逢世界地球日,長期支持環境永續的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正巧在今天生日,他表示,外公替自己取名為「森林中的早晨」,因此每年生日他都要為地球種樹,作為自己的生日禮物,也...
為未來種一棵樹 中信銀、聯合報系 金山種千棵樹共續永續環境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與中國信託銀行合作「為未來種一棵樹」行動,昨在新北市金山中角灣種下千棵耐鹽、耐旱、耐強風的林投與黃槿,保護海岸線不受颱風、海浪侵襲而流失,用實際行動共創友善永續環境。昨中角灣海邊風浪...
為未來種一棵樹 中國信託、聯合報系金山種千棵樹苗共創永續環境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與中國信託合作「為未來種一棵樹」行動,今天上午在新北市金山中角灣舉行,一起種下千棵具耐鹽、耐旱、耐強風特性的林投與黃槿,保護海岸線不受颱風、海浪侵襲而流失,用實際行動共創友善的永續環...
為未來種一棵樹 捐款慈心「善合一福氣包」 種樹減塑護生 三善一次達成 已過了一半的 2020 年以森林大火開始,接著是全球疫情、破紀錄高溫及暴雨成災,氣候危機迫在眉睫。身為地球公民,我們能夠做些什麼呢?種樹、減塑及友善農業,都是個人能夠付諸行動事,現在捐款慈心有機農業...
飲食革命 你吃下肚的食物 是天然的嗎? 前言:重新認識食物,以對抗現代食品工業帶來的健康威脅,是近年全世界掀起「飲食革命」的反思根源。其中「Clean Label(潔淨標示)」運動,是回歸天然、減少化學添加的呼求,讓食物更貼近原本的樣貌。...
願景夥伴 滅塑膠吸管 國際速食龍頭響應 英國麥當勞才宣布,全面以紙吸管取代塑膠吸管;新加坡肯德基也跟進,內用禁用塑膠吸管、塑膠蓋。國內環團發表聲明,全球減塑風潮,已從各國政府規範,吹向企業自主;台灣塑膠減量期程,「不能讓步也不能妥協」,「...
公民沙龍 髒水製冰棒 一秒看懂水汙染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昨舉辦公民沙龍,聚焦國內水汙染議題。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守護專員胡介申現場拿出一只民國七十三年製造的「少爺巧巧棒」包裝,「比我年紀還大三個月」,逾卅年仍歷久彌新,顯示塑膠垃圾威力。聯合報...
海洋危機 Big Blue淨灘總動員 台美加跨國舉行 一場橫跨海內外35座海灘的大型淨灘活動,16日將於台澎金馬16縣市及美國、加拿大兩地跨地舉行。各地預計有上萬民眾穿上白衣響應,一舉掃除數十頓海灘塑膠垃圾與廢棄物,找回海灘潔白無暇的優美面容。福智佛教...
偏鄉教育 轉型實驗小學 這堂必修課帶動學生數逆勢成長 少子化對偏鄉學校是偌大衝擊,近兩年來不少偏鄉小學面臨裁廢困境。但是宜蘭縣卻有間學校,原本全校六十七名學生,現在逆勢成長為一百多人,其中九成學生是跨區就讀。以「海角樂園」推動海洋運動聞名的宜蘭縣岳明國...
民主路 向前行 送走國光石化 遊子返鄉「做換工」迎麥田香 天未亮,儘管被窩裡的溫暖,讓人離不了床,23歲的彰化大城返鄉青農蔡翌璋,卻已迅速爬起盥洗,用完早餐後,他就得下田了。在農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鐵的紀律對農人來說,是必要的。蔡翌璋的祖厝前有一畝地,...
幸福台灣巡禮 幸福宜蘭…林聰賢關懷銀髮族 打造長照鏈 經濟日報2015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宜蘭縣獲得第六名,縣長林聰賢說,宜蘭生活步調比較接近東部,不追求經濟快速發展,而是注重各種美好的生活經驗,提升整體生活品質,他上任以後喊出「幸福宜蘭」,以永續發展...
偏鄉教育 教育現況如撞牆 嚴長壽:垃圾課程別管了 認為現在的教育體制「教出沒有靈魂的孩子」,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8年前來到台東,試圖在這塊夢土找出不一樣的教育路,嚴長壽說,首先要培養孩子的品格,以及「縮短不必要的學習時間」。2007年,60歲...
偏鄉教育 專訪全文/嚴長壽:體制教學完全錯誤,養不出未來人才 2007年,60歲的嚴長壽來到台東,他自嘲對高教夢碎,來台東想找尋廢棄小學,重新架構他的教育理想。他形容,「台東是很特別的地方,它很遙遠,只有台灣1%的人口,卻擁有1/10的台灣面積。」8年後,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