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星國/違規重罰 交警完全無法講情
「違規駕駛非常不划算!」因為新加坡的法令嚴峻,而且主張行人優先,讓駕駛人都不敢輕易違規。
新加坡路邊常見禁止行人跨越馬路的標誌,不定期還會有警察取締開罰。
新加坡台北工商協會青年團成員廖敏君生於基隆,目前已是新加坡公民,她曾在Toa Payoh地鐵站附近,因邊玩手機跟著前方行人過馬路,接過一張行人闖越馬路的警告
罰單,要價新幣廿元(約台幣四百八十元)。
廖敏君過去任職的公司對面就是公車站牌,中間相隔Kallang Way,因斑馬線設在一百公尺外,不少行人不想繞到斑馬線過馬路。有回她穿越馬路遭撞,造成粉碎性骨折,之後復健八個月、拿了一年拐杖。之後還有一名行人遭撞,半年後該路口增設紅綠燈及防止行人闖越設施,廖敏君每回經過時還會想起,「這處紅綠燈是我用骨折換來的」。
廖敏君說,即使是她違規闖越馬路,官司打了三年,汽車仍需負擔五成責任,最後法院判決車主需賠償她醫藥費,顯示在新加坡,「即使行人違規,車輛還是要讓人。」
廿六歲的新加坡人蔡俊偉也說,即使在法律上車禍肇事原因是行人不守規定,但汽車也絕對有一半以上的責任,且交通警察完全「無法講情」,行人擁有絕對優勢,使每
個車主都很珍惜僅有的廿四分扣點制度,一旦點數扣光則會面臨吊照,「在新加坡,行人最大。」
新加坡最大的法律事務所LEE & LEE律師郭茂華指出,新加坡地小人稠,境內最高的山Bukit Timah不過一百六十四公尺,缺乏天然資源的前提下,「人成為最重要的資源」,正因社會一亂將導致國際對新加坡喪失信心,新加坡沒有「混亂」的本錢及第二次機會,所以政府非常重視人,細心規範人與人的相處原則,如講求禮讓、分享、條理等。
郭茂華舉例,為了防止「公路惡霸」產生,在新加坡開車遇到雙方爭執,可以吵架,但「因交通問題打架,可能面臨坐牢。」凡事嚴加防堵,就怕四處橫生的小亂象,會
日積月累變得難以收拾。
新加坡政府相信「殺雞儆猴」帶來的示範效果,在懲戒違規上也確實發揮了警告作用,不少新加坡人自認在政府的領導下,人民「很乖」,並自嘲新加坡人有四大害怕,「怕輸、怕死、怕某、怕政府」。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