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星國/校園環狀車道 校門口不塞車
正值新加坡英華中學的放學時間,學生們陸續走出教室,校門外看不見為了接送孩子放學而違規並排的長長車陣,校園周邊交通也不見堵塞。
取而代之的,是車輛開進校園後,沿著井然有序的環狀車道依序緩慢前進,或在校園內靠邊臨停,車道保持暢通,一旁的停車場則提供給需要長時間等待的家長使用。
新加坡人黃美玲從事國際人才招募工作,時常出國出差,每天接送兒子上下課的廿五公里路程,是母子難得能夠溝通分享的短暫時刻。這天她像平常一樣,下午時間前來接六年級的兒子Jonathan下課,孩子走出教室、跳上車,聽不見此起彼落的喇叭聲,沒有導護媽媽手忙腳亂的景況。平靜的校園中,只有不遠處足球場上,學生課後活動的嘻笑聲。
黃美玲表示,新加坡絕大多數的校園都設有校內的環狀車道,方便家長接送孩子上下課,因為學生下課後三三兩兩或走或跑,每輛車子進入校園後都會自動放慢速度,且單向車道引導車輛環狀繞圈慢行,「接送孩子很順暢,一點也不辛苦。」
學校也會把握機會教育家長以身作則,從小培養孩子禮讓觀念。在新加坡定居的台灣人陳薇雅指出,在新加坡,由於家長普遍守法,對違規者自動產生高度的社會排擠效應,接送孩子時不依序照著車流走,可能馬上就會有人按喇叭,形成一種普遍守規矩的風氣。
陳薇雅表示,孩子所就讀的學校,日前曾有家長在接送孩子時開車插隊,校長隨即發出公開信給全校家長,並公布插隊車號,要求家長建立良好示範,對不守規矩的家長形成壓力。
新加坡學校從小就培養孩子注意交通安全的習慣,由於新加坡汽車駕駛座位在右側,汽車在車道上靠左開行,所以訓練孩子過馬路時應先確認右方有沒有來車、接著確認左方、再度確認右方來車再過馬路,並且養成孩子舉手過馬路、與來車駕駛進行眼神接觸等方式確保安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