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星國/價制量 嚴控車輛暴增

聯合新聞網 特派記者曾懿晴/新加坡報導

新加坡政府利用電子道路收費系統(ERP)管控進入容易塞車區的車輛,越容易塞車的時段費率越高。 特派記者鄭超文/新加坡攝影

新加坡土地面積在全世界僅次於摩納哥,卻擁有全世界最高昂的購車成本,以價格嚴格限制車輛增長。新加坡國立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教授李德紘說,由於人口增長快速,新加坡車輛淨增長率,近年已從過去的百分之三下修為百分之一點五,將車輛數有效控制。

反觀台灣由一九九○年至今的車輛淨增長率,每年以百分之八點三到一點三不等的速度增長,機動車輛數由一九九○年的一千萬輛,到今年兩千兩百萬輛,整整增加一倍有餘。機動車輛「自由」成長,帶來都會區嚴重的交通及停車問題。

我國駐新加坡代表謝發達指出,新加坡有兩項獨特的交通管理措施:擁車證制度(COE,Certificate of Entitlement)及電子道路收費系統(ERP,Electronic Road Pricing System),前者控制汽車數量,後者限制汽車通行。

謝發達說,擁車證採公開標售方式取得,需先取得擁車證才能購車,每張擁車證持有年限為十年,價格約五萬九千五百元到八萬五千五百元新幣,相當於台幣一百四十一

萬六千元到兩百零三萬四千七百元。取得擁車證後,加上購車費用,還需負擔登記費、附加登記費、關稅及道路稅等,昂貴到幾乎是平均每十個人僅有一人有能力開車。

新加坡台北工商協會青年團成員許修銘指出,「平民百姓每月養車的代價,為收入的半數以上,有的甚至高達收入的八、九成。」他舉例,一台一千六百西西的TOYOTA要價八萬到九萬新幣(約台幣一百九十一萬到兩百十四萬),加上使用期限十年的擁車證約五萬元新幣(約台幣一百十九萬)、每年一千六百元新幣的道路稅(約台幣三萬八千元)、每月四到五百元加油費(約台幣九千五百元到一萬兩千元)、每月三百元的電子道路收費與停車費(約台幣七千元),「每月收入需在三千五百元新幣(約台幣八萬四千元)以上才有辦法負擔。」

新加坡另發明ERP,在所有汽車車上都裝有電子收費感應裝置,民眾必須先行儲值才能感應扣款,以因應不同道路在不同時段的通行費用。新加坡政府也會根據車流量

調節高峰路段通行費用,確保各條道路上的車流量處於最佳狀態,解決都市道路壅塞問題。

在這兩大以價制量的手段之外,新加坡也透過嚴格的建築法規,強制大樓設置超過用戶數的停車位,且停車場無法變更為其他用途。即使在繁華的市中心區域,停車費絕

大多數不會超過新幣一元(相當台幣廿三元),在新加坡開車永遠不用擔心沒有停車位的問題。

推薦文章

留言